肖氏IPO新政祭出五剂猛药 中小散话语权仍太弱
摘 要:在IPO核查结束和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之后,证监会于端午小长假期间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宣告新一轮的IPO改革正式启动,这也是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任三个月之际,启动的尺度最大的一次市场改革。
龙招/文 韩玮/漫画
老周侃股
新股定价中小散话语权仍太弱
周科竞
现在的新股发行,中小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对新股发与不发、如何发、发多少、什么价格发提出自己的方案,申购新股的人也不是为了持有股票,而是为了上市后卖给别人。这才是新股发行需要改革的地方。
大妈买菜都知道砍个价,想买个冬瓜,买一整个肯定吃不完,于是小贩就把冬瓜切成一块一块分着卖,大妈觉得有点贵,要求便宜点,小贩适当降价,大妈还觉得不过瘾,再要求小贩赠送一小把香菜,小贩依言照办。这就是一个买卖双方公平的双向选择交易。
但是现在的新股发行则不然,新股能不能发行由证监会说了算,发行数量、发行价格由保荐机构和发行人申报证监会批准后确定,发行方式就是一如既往地上网定价发行与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相结合。若是新股机构喜欢,那就拿出一半给机构网下认购,如果机构不喜欢,网下就勉强认购20%,最后中小投资者发现,自己在新股发行这一领域总是充当冤大头,发行方和机构投资者总能赚得盆满钵满。正应了那句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能不能也可以让中小投资者说不,理论上可以,现实却不可行。如果所有中小投资者都放弃认购新股,那么新股发行理论上就会失败,但这些仅仅都是理论上的。假如真的有投资者拒绝个别新股,那么主承销商和保荐人就会动用与自己关系良好的资金认购新股,然后再通过二级市场运作营造股价将要上涨的图形,同时把公司业绩和成长性进行进一步粉饰,反正已经通过了财务核查,上市后业绩继续走好还不会被认定为上市后变脸,再加上投资报告的不断吹嘘,投资者必然会误以为这家公司多么值得长期投资,最后还得是由中小投资者买单。
能不能让普通投资者否决新股发行,不仅仅是多让几个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而是可以让投资者有一个机会能够让某些公司无法上市。这里必须要消除一级市场的申购收益,让真正想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买入股票,而非专业的打新资金,实施全面上网竞价发行不失为一个最佳办法,同时还要加强新股上市后持续的财务核查力度,方能让承销商的坐庄护盘行为等同于自杀,新股发行市场方能得以净化。
- 治污新政“吹散”雾霾 环保板块再迎机会?(2013-06-07)
- 见招拆招 二手房个税新政遭规避(2013-05-17)
- 房贷新政曝银行薄弱环节 个人消费贷款瞬间变成首付(2013-04-20)
- 北京网购奶粉新政出炉:在京代购商遭遇政策洗牌(2013-03-30)
- 新政“组合拳”将发威 险资投资或“火力全开”(20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