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碳交易平台今上线
摘 要: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深圳市由此成为我国首家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
产品,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中心还在研究开发节能减排方面的其他创新产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目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已经超过千亿元,并形成了绿色金融融资和排放权金融服务两大服务系列。
浦发银行同样也组建了绿色信贷团队,截至2012年三季度,浦发银行已经为国内53个绿色信贷项目提供超过33亿元的贷款。
分析认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对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开拓中间业务、促进经营战略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国内碳金融尚属跑马圈地阶段,具体参与方式,金融机构还在摸索中。
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何毅认为,国内的碳交易潜力很大,但目前多是自愿减排及交易项目,规模尚小,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市场。只有各个地区和行业间碳排放指标产生足够差价,才会吸引金融机构进入。
厦门大学碳金融专家林伯强表示,碳金融的发展需要财税、环保及外汇管理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大力扶持,目前政策缺位,没有完整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外部激励动力不足。
诸多问题尚需解决
碳交易是大势所趋,不过,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储备、制度完善等诸多方面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确保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够建立起来、运转起来,有交易可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队伍。目前中国真正从事碳方面的金融人才不是很多,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的专职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业内人士指出,为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有关机构和政府部门亟需开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具体排放配额的设定和分配,需要数据作为支撑,在国泰君安环保行业分析师王威看来,在技术上,碳排放交易能否开展的关键是准确核算每家企业的量。总量目标设计、企业配额分配等,都需要数据作为依据。而现实情况是,统计口径和渠道不同导致数据不匹配。依照欧盟经验,碳交易体系的搭建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须从基础排放数据的统计,到技术和规则的配套,再到交易管理办法和管理平台的设计。而我们是“倒金字塔”结构,即先有国家目标、规划和管理办法,再一层层看需要哪些配套,甚至还没有基础数据作为金字塔塔底的支撑。
此外,涉及碳排放交易第三方的核证机构有待进一步培育,认证、认可和登记注册系统要进一步的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技术规范标准也需要进一步的协调统一。
- 我国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61.3%(2013-04-16)
- 我省发布我国首个海洋产业目录(2013-02-19)
- 去年我国黄金消费突破800吨 同比增长9.35%(2013-02-17)
- 我国劳动力仍具有较大成本优势(2013-02-05)
- 报告称我国养老金收支总体盈余 空帐不影响发放(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