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我国劳动力仍具有较大成本优势

http://www.e23.cn2013-02-05上海证券报

    摘  要: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偏低,劳动力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未来劳动力丰富的特点仍将持续,仍将享有一定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要把握好这个缓冲机会,争取经济平稳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现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渐减少,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导致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经营效益下降。尽管如此,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偏低,劳动力仍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未来劳动力丰富的特点仍将持续,仍将享有一定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要把握好这个缓冲机会,争取经济平稳转型。

  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劳动力成本呈递增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开始出现显著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分别达到6.3%、7.5%、9.7%和9.8%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其中2001-2011年城乡居民民收入分别增长9.5%和7.4%。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5%,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个百分点。

  几大因素推高劳动力成本

  目前,推动各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既有企业受外部环境、政策法规、用工形势等影响,用工企业被迫上调工资水平,也有企业为吸引人才、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主动加薪策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口红利趋于衰退,老龄化成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中国劳动人口占比74.4%,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结束了之前多年上升的趋势;人口抚养比为34.4%,同比微升0.2个百分点。推动人口抚养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老龄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另外,“刘易斯拐点”也日益临近,据估算,农村可转移的富余青壮劳动力已从1990年的1.3亿下降到目前的0.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将有所削弱。从趋势看,人口红利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红利爆发期已经结束。

  2.政策性因素直接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一方面,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对劳动力价格上涨产生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效规范了企业的用工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2012年不少家企业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全体员工工资福利,整体工资水平的同比涨幅在10%以上。此外,新《劳动合同法》也促使企业依法为员工购买社保,随着工资基数、社保缴费基数的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呈加速增加态势。

  3.高房价间接推动生活成本增加。2012年房价不降反升,与上月相比,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上涨的城市达54个。目前我国城市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仍在上涨通道中。高房价不仅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而且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间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水平。

  4.物价快速上涨催生企业加薪压力。近年来,物价水平持续较快上涨,通胀背景下各项成本提高,推高了农民工的工价预期,而生存困境下的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人工成本又较为有限,导致企业员工对薪资增长需求越加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人流动频率。为保障员工的稳定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加薪来留住工人,避免人员流失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一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加薪来维持员工的稳定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