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接二连三收购美国电影公司 要“逆袭”好莱坞?
摘 要:在过去的一两年,万达收购美国AMC院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好莱坞梦工厂在上海合建东方梦工厂,小马奔腾收购美国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TCL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好莱坞公司资产的事件,表现出中国资本在海外电影业发展的强劲态势。

▲论坛嘉宾戢二卫、王冉、李川、梁启春、甘尼斯、钟丽芳、叶宁(左起)。
业界热议中国企业收购美国电影公司
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
在过去的一两年,万达收购美国AMC院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好莱坞梦工厂在上海合建东方梦工厂,小马奔腾收购美国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TCL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好莱坞公司资产的事件,表现出中国资本在海外电影业发展的强劲态势。
中国资本是否已经“逆袭”好莱坞?昨天,在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瑞格传播承办的论坛上,众多中外业界大佬就此现象展开热议,提出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虽为时尚早,但并不是空谈,“中国资本从股权层面进入好莱坞六大片厂只是个时间问题。”
学习好莱坞技术提升国产片
中国资本搅动好莱坞,这要在以前,国人可能还不敢想象,如今却逐渐变成现实。
中国企业能有机会收购好莱坞内容和技术公司,首先在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成长。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感慨,十年前内地电影全年票房不到9亿元,而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一个星期的票房就达到9.3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票房将超过两百亿元。在他看来,未来五年内,中国电影年票房将超过北美市场,达一百亿美元,这是一个高速增长、充满潜力的市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好莱坞永远需要资金,但当下美国资本市场并不太好,过去好莱坞在欧洲找钱,现在来中国找钱。小马奔腾副董事钟丽芳认为,中国电影现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资本“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好莱坞这么多年的经验,还有制作技术,我们都可以学习。”她觉得中国每年生产好几百部电影,但品质高、规格高的确实不多。一旦中国企业掌握好莱坞技术,就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电影质量。
“我们与好莱坞公司组成东方梦工厂,以动画产品为核心,通过与好莱坞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制作出大众文化产品。”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李川也认为,动画片与真人电影相比,工业制作流程更清晰,能够快速把好莱坞的创意流程引入中国,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准。而且,动画片还可以开发衍生品、主题乐园。
中国电影虽然发展迅猛,但电影人才还跟不上产业步伐,这促使中国企业与好莱坞合作。“我们参与好莱坞大片制作过程,对国内青年电影人才也是一个培训过程,而过去他们主要熟悉产业单个环节,并不了解整个电影生产、发行流程。”钟丽芳如是说。据了解,东方梦工厂第一部练兵之作是《功夫熊猫3》,能够让国内动画人才一开始就接触好莱坞最先进的动画制作流程。
暂时无助于中国文化输出
中国资本进入美国电影产业,似乎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国门。不过,现实不容乐观,比如《人再囧途之泰囧》创造国内票房最高纪录,但在北美市场仅收获8万美元票房。
“我们准备制作的动作冒险大片《藏地密码》,就要做成全球化的电影,想把中国故事、中国文化通过好莱坞技术,讲给全世界的观众听。”李川说,但是目前挑选合适的编剧、演员,面临很大挑战。梦工厂创始人卡森伯格建议,中国题材很丰富,但培养全球化创意人才需要耐心,大概需要15年左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动画电影也需要耐心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慎重地说,中国资本进入美国电影产业,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自己不希望中国企业成为美国电影行业的银行提款机。“华谊兄弟目前还不可能并购美国一家大电影公司,但可以
- “本土化”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2013-06-15)
- 招商银行跨境金融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2013-05-22)
- 中国企业健康报告:国企多项指标被指亚健康(2013-05-21)
- 调查显示一季度中国企业经营状况企稳回升(2013-04-08)
- 双汇国际收购背后 为外资股东套现铺路?(201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