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杜冷丁逼出亿万富翁
摘 要:家境贫寒,为养家糊口,他早早地放弃了高考这条路,成为一名中专生。父亲不幸得了癌症,为了照顾父亲,他又扔掉了来之不易的“铁饭碗”。
邵正强讲得兴起,不由得站了起来。 本报记者 摄□本报记者 黄智义 曹茜
家境贫寒,为养家糊口,他早早地放弃了高考这条路,成为一名中专生。父亲不幸得了癌症,为了照顾父亲,他又扔掉了来之不易的“铁饭碗”。
不忍看父亲在病榻上疼得翻来覆去,买不起杜冷丁的他背水一战,拿出仅有的1460元钱起家,卖化妆品,卖鞋,卖裤子,卖兔皮……
如今,他早已成为亿万富翁,在济南置有多处产业。这个毕业季,中专学历的他,给大学本科毕业生上了一堂“人生逆袭课”。
奇怪事 中专生站大学讲台上授课
7月的一个下雨天,经十东路一驻济高校图书馆旁的会议室里,几十名大学本科生正在举行毕业典礼。最后一项议程是,一位中专生给大学本科生授课,讲解人生与创业。
这个中专生就是邵正强,济南泉盈大酒店董事长,今年38岁。他一走上讲台,台下立即一片窃窃私语。他穿着短袖T恤,随手拿着一部手机,没有任何演讲稿,丝毫没有大老板的范儿,倒像一个误闯大学课堂的打工者。因为是第一次到高校演讲,他甚至不知道话筒应该如何打开。由于早早就已踏入社会,他甚至不知道大学本科到底要念几年书。
讲得兴起,他索性站起来和大学生们交流,教大家如何利用微信赚钱。一些话,他说得刺耳,比如“大学里学的很多知识都是过时了三五年的,大学生不再是个褒义词”;还有一些话,则是生活的真知灼见,比如“人生要有条理,每天得有习惯,才和福比财富更重要”。
下课后,一位大学生表示,“邵老师”的有些话逆耳,但是忠言,很有建设性,有振聋发聩作用,值得深思。
伤心事 父亲患肝癌,他放弃铁饭碗
苦难是一笔财富,邵正强向记者讲起了他的伤心往事。
邵正强是文登农村人,1991年,他初中毕业,本应上高中走高考的路,但哥哥和姐姐上学已经让家里穷得叮当响,他想早日走上工作岗位,便上了中专,并拿到了城市户口。
1993年,他中专毕业,进入威海一家国有的知名电视机厂,捧上铁饭碗,成为一名技术工。一年半后,他的父亲不幸患上肝癌。为了照顾父亲,他辞掉工作,成为一名无业人员,并用积攒下来的钱给父亲治病。为了止痛,父亲每天都需要打杜冷丁。不久,家里就花光了钱。买不起一支杜冷丁,他一咬牙,决定自己创业,拼命挣钱为父亲治病。
奋斗事 骑着摩托追大巴
想起当年创业,邵正强仍然记得一清二楚。刚开始,他拿着东拼西凑的1460元摆地摊;后来,他在威海文登租下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房子,卖化妆品。白天,他在店里卖货;晚上,他赶到医院陪伴父亲。
1996年,邵正强开始转战威海荣成,开了一家“68元鞋店”,不管鞋子进价是贵还是便宜,一律只卖68元。他的这一奇招省去了顾客讨价还价的时间,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一天能卖200双鞋。用做生意挣来的钱,他不断地给父亲购买止痛用的杜冷丁,给父亲减少了很多痛苦。然而,在他的生意正红火时,病重的父亲带着欣慰去世了。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业中去。那时,进货要到威海,他就在凌晨从文登农村的家里出门,骑摩托车跑上100多里地,追赶去往威海市区的大巴车。“我转向非常快,什么好卖就干什么。”在创业期间,他还卖过内衣,一个冬天赚了37万元。
2006年,邵正强的资产已经上亿元。他不甘心在小地方折腾,2007年来到省城济南发展,在泺口卖服装。2011年,他又发现酒店婚庆业这一行业红火,便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四星级的济南泉盈大酒店,主攻会议和婚庆接待。下一步,他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