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旗下医疗子公司行贿数百位医生
摘 要:自称“医院实习生”的匿名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了52份材料,举报世界500强达能(Danone)旗下独资医疗保健公司——纽迪希亚(NUTRICIA),曾在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间,为促进该公司药品销售而向北京地区的14家医院100多名医生大规模输送不当利益。
到了某年某月某日,由哪个医生,对哪个病房的哪个病人,开出了什么样的药品,及药品的规格、价格。
举报材料中,有一份《2013活动投入跟进分析》,则将“投入产出分析”做到了极致。
材料显示,2013年4月,纽迪希亚组织了武警总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一位医生H前往云南玉溪活动。“投入前”的2013年3月,H医生共开出“百普力”80瓶。“投入后”,2013年5月,H医生当月开出相关药品总数增长60瓶(袋);6月相比3月增长220瓶(袋)。
2013年4月,纽迪希亚也组织了世纪坛医院呼吸科的I医生前去江西婺源活动。“投入前”的2013年3月,I医生开出“能全力”100瓶、“百普力”50瓶、“康全力”18瓶(袋)。“投入后”的5月,此三种药品共增开112瓶(袋)。
也有的医生,在参加活动之后,开出的药,不增反减。对此,有一份举报材料专门写明注意策略:“投入后销量反馈明显则可追加投入,投入后因没有跟进等个人原因而没有增长,则取消后面投入”。
至于每瓶(袋)药向医生“兑现”多少钱?举报材料中的另一份《康全力费用申请表》显示,纽迪希亚对“康全力”,每袋1000ml装的,向医生“兑现”20-28元不等。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文件,1000ml(750kcal)袋装的“康全力”,从2010年11月20日开始执行的标准是,每袋最高售价是280元。纽迪希亚推荐的剂量,此规格,患者每天一袋。
举报人士对记者称,纽迪希亚公司的医药代表,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促进药品的销售,可能还进行了超适应症推广(指医生用药超出了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
对于举报材料里涉及到的医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对其所在的医院名称及姓名,进行了核对,除个别医生的名字书写错误,或所处科室进行了轮岗外,其余基本准确。
记者随机联系了其中几名医生进行求证,得到的反馈不一:有医生一直没有回应;有医生则反问记者是否有“(收钱)签字”的直接证据;一位前文提到的宣武医院药剂科C医生则说,她从2008年后就不再负责药剂科的事务,也从来没有与医药公司的人打过交道。
自近月匿名医药举报增多后,北京市等地由纪检部门牵头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此次“医院实习生”提供的材料线索是否真实、准确,尚待有关部门跟进排查。
- 多美滋月打款50万行贿医护人员喂“第一口奶”(2013-09-24)
- 多美滋行贿护士喂养第一口奶 当事人承认月收近万(2013-09-17)
- 铁路局长和情妇收受1500万 行贿者均是煤老板(2013-09-16)
- 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再曝细节:10万元摆平北京工商(2013-09-03)
- “研究费”算不算行贿? 我国拟建执业医师“黑名单”(201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