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雅戈尔等品牌“染毒”:供应商违规排污
摘 要:上榜,有时候对企业和品牌来说并不是好事,尤其是涉及污染的榜单。12月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朝露环保、绿色江南等七家环保组织发布纺织业污染报告,优衣库、CK、Polo等时尚品牌的供应商榜上有名。
现污泥围城的情况。”
供应链撬动
当反对环境污染的旗帜在高高飘扬之时,如何促使生产企业主动减少污染,从产业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入手,实行产业倒逼,在纺织行业也许是不坏的方法。
多家时尚品牌遭遇环境污染拷问,问题正出在供应链环节。“这些品牌在中国都有大规模采购行为,在其供应链条上面的一些企业出现影响环境行为,而这些品牌在采购环节给环境带来坏的影响,希望此次披露它们可以对此起到推动作用。”马军介绍。
据介绍,供应链污染并不是指最终产品本身造成的污染,而是指在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间造成的污染。简单的例子就是,组装苹果手机本身不存在污染,但是在零配件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着污染。
在环境保护上,一些品牌不愿意去面对供应链问题,一方面企业标榜自身的环境保护力度,一方面忽视甚至是纵容供应商的违规排放行为。
记者在浏览多家品牌的官方网站时,均发现了保护环境的类似内容。其中,雅戈尔的网站中就明确表示,“清洁生产的概念正日益在雅戈尔成本控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企业管理层对生产环保的重要性取得了全新的认识。”
“中国的印染行业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批印染企业超标违规,在污染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纺织品牌的供应链存在重大的环境违规风险。”马军认为,有时上污染并不是时尚品牌本身造成的,但是作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在承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后,却任由自己的供应商污染环境,同样是一种缺乏责任的表现。
事实上,供应链污染在中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众多企业的观点基本上停留在,“我自己没有污染,对于供应商的问题,我无能为力,做好自己已经足够。”
面对环保组织的质疑和批评,纺织业内人士有声音认为,行业在背了黑锅,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你说我们一个服装加工厂,能有什么污染?”浙江宁波一位业内人士在电话中对新金融记者抱怨。“印染厂的问题是他们的,又不是我们造成的,板子不能打在我们身上。”
而选择快速消费品行业,通过供应链压力撬动污水合格排放,正是针对企业的这种“冤枉”态度,供应链主要关注快速消费品行业,该行业与消费者关系密切,希望通过消费者的压力来促进企业问题的解决。简单的逻辑就是,消费者对品牌施加环保压力,品牌再将这种压力上推到加工厂和原料供应商,最终实现环境污染的减少。
“不管揭露多少事情,我们不是想把企业打黄,让它破产,而是现在调查和监督的这些都是快速消费品中的大品牌,它们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是在其企业社会责任上,真的有瑕疵,我们想让它这块玉更好。”马军表示,希望Polo、优衣库、雅戈尔等品牌正视供应链造成的严重水污染问题。
而利用消费者的力量,来倒逼厂商真正重视环境问题,其实正是环保组织的重要目的。新金融记者了解到,在公布绿色选择纺织业调研报告之后,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之前对我们的调研一直不予回应的企业和品牌在报告发布之后马上联系了我们,表达了沟通的意愿。”
- 纺织业污染调查报告发布:优衣库雅戈尔上黑榜(2013-12-05)
- 迅销借“低价王牌”GU在华血拼 价格较优衣库低三成(2013-09-25)
- 优衣库防紫外线女装不达标(2013-07-17)
- 雅戈尔运营数据被指“不合格” 偿债能力面临挑战(201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