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名上市公司高管落马 巨亏企业背后有人祸
摘 要:对于上市公司高管来说,今年是不平静的一年。随着反腐力度加大,多名高管“失踪”或“接受调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落马高管出自巨亏的上市公司。这不得不让投资者怀疑:企业巨亏,除了“天灾”,更有“人祸”的因素。
对于上市公司高管来说,今年是不平静的一年。随着反腐力度加大,多名高管“失踪”或“接受调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落马高管出自巨亏的上市公司。这不得不让投资者怀疑:企业巨亏,除了“天灾”,更有“人祸”的因素。
上市央企刮起“反腐旋风”
2013年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传出“失踪”或“接受调查”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有10多家上市公司的逾20名高管因涉嫌违规违纪或者犯罪等问题,主动辞职或被罢免。
从具体案例看,今年的高管落马呈现三大特点:
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其中,房地产、建筑工程和能源等领域,是高管出事的重灾区。在西部某省,一位主要官员被调查后,当地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高管落马。这种“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现象,警示官员和企业家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
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明显加大。内幕交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今年年中,证监会通报了原景兴纸业(2.24, -0.01, -0.44%)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徐俊发涉嫌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的情况。近期,赣州稀土借壳威华股份(7.70, 0.00, 0.00%)一事,也因涉嫌内幕交易遭到证监会调查。
上市央企刮起“反腐旋风”。今年8月,中石油的腐败窝案令人触目惊心,但这只是拉开了序幕。11月7日晚,中国远洋(3.59, 0.07, 1.99%)发布公告称,当天接到控股股东中远集团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徐敏杰正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同样在这个月,中国铝业(3.81, -0.01, -0.26%)副总裁李东光也因个人原因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李东光已经向上市公司递交辞呈并停止履职。
还有一些央企并未完全引爆。12月初,市场接连传出中海发展(5.48, 0.39, 7.66%)前任总经理茅士家、中海集运(2.76, 0.10, 3.76%)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复江接受调查的消息。“茅士家已经退休,陈复江只是分公司的副总,因此上市公司没有对此发布公告。”中海集团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问询时表示。
“人祸”是巨亏的重要原因
上市公司高管被查并非罕见现象,但一些巨亏央企频频卷入其中,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航运龙头企业中国远洋2011年、2012年分别亏损104亿元、95亿元,连续两年成为A股“亏损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远洋继续亏损20亿元,刨除出售家当的收益,亏损额达到58亿元。如果今年不能扭亏,中国远洋将有退市的风险。
在亏损方面,中国铝业与中国远洋堪称“难兄难弟”。2012年中国铝业亏损82.34亿元,登上了“巨亏榜”的第二位。
亏损大户们无不将巨亏归结为行业与市场问题。如中远、中海两大集团均强调:航运业存在严重运力过剩,造成运价低迷、燃油等成本高企。然而,这一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在相同的市况下,今年前三季度跨国航运企业马士基、民营航运企业海丰国际不但实现盈利,而且同比还有所增长。
近期曝出的高管被调查事件或许能揭开这些央企亏损的另一面。“航运界”创始人齐银良认为,这些案件说明,国有航运企业亏损除了“天灾”外,难辞“人祸”的因素。“很多贪腐行为发生在市场高峰时。那时候企业盈利好,个人捞一些难以被注意。现在全行业巨亏,上面一清查审计,问题马上浮出水面。”
“不能说高管贪腐造成了企业的直接亏损,但在那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高管的心思不是放在企业经营而是个人利益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一位业内人士
- 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2012年平均薪酬233万元(2013-12-10)
- 食药监局发药品质量公告 多家上市公司上黑名单(2013-12-10)
- 逾两成上市公司存内控缺陷 信披和关联交易等问题频发(2013-12-05)
- 浙商证券:新股发行改革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13-12-04)
- 证监会:三举措推进上市公司内控规范(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