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连发6文发问IPO改革 用“唐僧肉”比喻新股
摘 要:岁末年初,市场千呼万唤的IPO开闸终于到来。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新的发行体制下,与IPO相伴而生的却是高市盈率、老股套现、紧急暂缓、紧急措施等乱象。
平均市盈率高达33.7倍。
与此同时,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关于老股减持的新政策,也让拟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有了在上市前大举套现的机会,发行人纷纷推出老股减持安排。IPO重启以来,在已经进行新股申购的拟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在发行新股的同时,启动了老股减持。9家公司老股减持金额总计达到31.6亿元,而新股发行募集资金为29.7亿元,股东在上市前的套现力度,超过了上市公司实质融资的规模。
对于一年多来少有进账的券商投行部门来说,因为都没有IPO项目收入,因此抓紧在马年春节前做成一单IPO,似乎成为新股发行重启送来的大礼,难以割舍。
上周因老股减持数额巨大而被紧急叫停的奥赛康,其承销商兼保荐人中金公司,承销与保荐费总计达到3亿元。对于能拿到上市批文的发行人和承销商来说,越早完成发行上市风险越少。
投资者“哄抢炒新” 难度超北京购车摇号
除了希望高价发行能够迅速“致富”的发行人,以及盼望拿到巨额中介费用的券商投行,很多机构投资者甚至是个人大户投资者,都希望借着新股重启伊始的“热乎劲”,参与“炒新”大赚一笔。
在首批完成发行申购的4只新股当中,每只新股都有三四百家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令人吃惊。记者了解到,近期在北京举办的多场新股IPO路演,都吸引了众多机构参与,场面较为火爆。在我武生物(20.050,0.00, 0.00%)的询价中,从每股15元到每股62元,竟然有499家投资机构进行了不同的价格申报。最终,这家公司的发行价定为每股40元,发行市盈率达39.31倍。对此,深圳一家参与新股申购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对记者说,按照以往的规律,新股发行重启初期,很多新股可能会受到市场爆炒,因此很多机构都希望更多获配新股。
在1月9日晚间我武生物公布网下配售结果中,作为“批发”新股渠道的网下配售,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获配有限,但部分个人投资者却高比例获配新股,也引发业内关注,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位普通投资者通过网上申购“打新股”的中签率可能仅有1%,最多两三千股,但如果是参加网下申购这样高比例中签,其中获利的差距十分巨大,涉嫌利益输送。
不仅新股网下配售争夺激烈,网上申购即“打新股”更是火爆。在已经公布网上申购中签率的4家公司中,中签率最高的纽威股份“中奖概率”也仅为1.774%,而最难中签的我武生物中签率仅为0.568%。
设法规避监管政策 新规“打补丁”难防监管漏洞
面对此前证监会出台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办法,“唐僧肉”是如何遭利益各方“哄抢”的?记者了解到,虽然上有监管政策,但利益各方也下有对策。
就在IPO重启前,证监会曾表示,一方面“将推动老股东转让股票,增加单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的供应量。老股东转让股票的多少本身也反映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老股东卖得多,买方自然不敢报高价”;另一方面,“将把减持行为与发行价挂钩,限制发行人定高价。如果定价过高,上市后一段时间内股价跌破发行价,发行人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需要按承诺自动延长持股锁定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等专家表示,面对证监会此前的限制,老股东在发行前就大肆减持,找到了规避限制套现的渠道。另外,因为老股东可以高价减持,也就不怕上市后减持与定价挂钩,造成新股发行市盈率仍然高高在上。
对此,证监会于12日晚间紧急出台监管政策,采取对询价路演、网
- IPO改革重创江苏索普重组 垦丰种业弃借壳欲IPO(2013-12-05)
- 中小学教科书成唐僧肉 市场争夺战背后存利益博弈(2013-07-16)
- 证监会加强新股发行监管 五公司暂缓新股发行(2014-01-13)
- 证监会急发三大措施加强新股发行监管(2014-01-13)
- 今日6新股申购 应流股份网上发行量居首(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