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连发6文发问IPO改革 用“唐僧肉”比喻新股
摘 要:岁末年初,市场千呼万唤的IPO开闸终于到来。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新的发行体制下,与IPO相伴而生的却是高市盈率、老股套现、紧急暂缓、紧急措施等乱象。
下报价投资者进行抽查,并规范发行市盈率等办法,希望给IPO打上“补丁”。
然而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此举虽然及时,但却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堵上新股发行政策中的一些潜在漏洞,其中如何将老股减持与新股发行协调监管将考验监管层的智慧。同时,监管层还需要根据新股发行上市的全流程,对政策进行完善。
新华社:高发行市盈率引发市场不满 透视新股发行三大争议
新股开闸不久,市场即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对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质疑。高价发行是否合理?巨额老股转让是否有借道套现之嫌?券商自主配售是否涉及利益输送?这些问题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高发行市盈率引发市场不满
从IPO开闸后首批发行的两只新股新宝股份(10.50, 0.00, 0.00%)和我武生物发布的中签率公告来看,超过百倍的网上认购和偏低的中签率表明投资者看好新股。但奥赛康72.99元的发行价,67倍的市盈率,远高于同期同行业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这引发了市场质疑。
相关新闻
- IPO改革重创江苏索普重组 垦丰种业弃借壳欲IPO(2013-12-05)
- 中小学教科书成唐僧肉 市场争夺战背后存利益博弈(2013-07-16)
- 证监会加强新股发行监管 五公司暂缓新股发行(2014-01-13)
- 证监会急发三大措施加强新股发行监管(2014-01-13)
- 今日6新股申购 应流股份网上发行量居首(2014-01-13)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