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田惠宇试推狼性文化 动刀金融市场架构
摘 要:股份制银行新一轮高层换届之后,相继推出铁腕改革。平安银行(11.36,0.06, 0.53%)行长邵平力推事业部和投行改革,却被“剥夺”零售条线管理权限;中信银行(3.62, 0.03, 0.84%)行长朱小黄大力调整总-分行管理体系,上任仅一年多就调岗。
股份制银行新一轮高层换届之后,相继推出铁腕改革。平安银行(11.36,0.06, 0.53%)行长邵平力推事业部和投行改革,却被“剥夺”零售条线管理权限;中信银行(3.62, 0.03, 0.84%)行长朱小黄大力调整总-分行管理体系,上任仅一年多就调岗。
完成“新老交替”已8个月的招商银行(10.53, 0.06, 0.57%)却鲜有动作,新任行长田惠宇几乎没有公开发声。后马蔚华时代的招行,一反此前频频发声的常态,突变神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招行内部人士处了解,事实上,招行内部的管理风格已经大变。具体业务上,田惠宇把第一记重拳击在了招行较为弱势的金融市场业务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一半人员已从深圳搬至上海;金融市场部也升格为金融市场条线,总部改为上海,下设金融市场部和资产管理部两个业务条线,分别管理自营资金和客户理财资金;此外,金融市场条线还辖有同业金融部、同业客户部、资产托管部和票据业务部,共6个部门。
“总体规划是做强金融市场条线,同业客户部是新设的部门,意在加强客户拓展;资产托管部和票据业务部分别由计财部和运营中心划过来的。”一位招行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田惠宇在履新后不久就定调要加强金融市场及同业业务的投入力度。“关于新兴融资业务,我们是后来者。监管的政策不断在变,市场的需求不断在变。一件事我们开始不做,过了两年、三年监管叫停了,就证明我们当时是非常英明的,是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这是谬论,极大的谬论!”田惠宇在2013年年中分行行长会议上曾表示,“风险大的时候我们也要尝试经营风险,否则这支队伍的能力就萎缩了,就没有狼性了,就不能打仗了,这是最可怕的。”
田氏机构改革
“金融市场条线的架构调整目前仅限于总行层面,尚未下沉到分行。”一位招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总部搬离至上海的初衷是,金融市场业务要贴近市场,旨在加强资金业务、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新兴融资业务的发展,而相比深圳,上海是更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对于新设的资产管理部,上述内部人士透露,田惠宇原本要求金融市场条线整体搬去上海,但许多核心管理人员因家庭原因执行阻力较大,最终新设资产管理部留在了深圳。
事实上,随着近年金融市场业务的细分,交行、兴业、光大等多家银行已经把自营资金和客户理财资金区分管理,其中把客户理财资金交由独立的资产管理部管理。业内一度提出参照保险资管的形式,把银行资管从银行体系独立出来,以独立法人主体运行。
近日召开的银监会2014年监管工作会议也提出,银行理财业务要“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改革”。
“从长期来看,事业部肯定会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至少会提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招行上述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资产管理部按事业部制运营的方式,但还没有最终结果。”
金融市场部的架构调整,反映的是田惠宇机构改革的思路,即扁平化,缩短总行和一线员工业务流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了金融市场部外,招行还正在着手分行架构调整,无锡、温州、常山等多家二级分行将升级为一级分行,直接向总行汇报,“升级的标准是当地社会融资总量达到一定规模(5000亿)”。
“优化后的流程使组织身轻如燕,而不是越高越庞大、臃肿”,田惠宇提出,要重新梳理重复、
- 招行小企业E家:以互联网逻辑创新银行业务模式(2014-01-20)
- 招行理财能力再获赞誉 14人入选中国优选理财师全国50强(2014-01-20)
- 招行济南分行:最佳零售是怎样炼成的(2014-01-20)
- 招行P2P平台被暂停 或因银行兑付凭证涉平台担保(2014-01-14)
- 后马蔚华时代:田惠宇再造招行悬念(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