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规划的四大隐忧:天女散花缺少重点
摘 要:城镇化战略尘埃落定,城市群被寄予厚望。最新消息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很可能在春节后发布。尽管规划迟迟未能发布,但城市群为主体这一方向早已确定。在此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而在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这两大核心部委牵头的规划中,关于中国未来城市群的设想,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抢占政策先机,多地掀起了各种城市群和经济圈的规划热潮。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这一战役更为白热化。
的塌陷,而这一塌陷的形成很大原因就在于交通不畅,而这一大短板,在短期内很难弥补,两大城市群的出笼过于理想主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目前还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阶段,尚且未能完成崛起,豫皖城市群与鄂豫城市群的设立,似为时过早。
不仅国家规划32个城市群过多,各个地方亦在国家城市群规划带动下,推出了省内城市群计划,如山东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打造南承沪宁、北联京津、东接半岛、西启黄河中上游的枢纽型城市群;黑龙江亦要打造以牡丹江和佳木斯为两极,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为支撑的东部城市群。
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绝不可拔苗助长,等相关城市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等硬件,以及管理水平等软件兼备,方才可逐步形成城市群。
去行政化干预迫在眉睫
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既具备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同时,权力对于经济的干预亦很大,实行的强政府与强市场的模式,与西方的强市场弱政府模式不同。
在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市场与权力的两大力量,亦是交替出现。珠三角与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级,大家公认是市场经济造就的奇迹,但如果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不选择珠三角作为改革突破口,亦很难说当下珠三角就可以率先崛起。
在当下的城市群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产业不协同,国家对于不同城市群的扶持力度的差异等,均与权力干预有关。
关于谁是中国经济的第四级,湖北与重庆、河南争夺激烈。湖北捆绑长江中游城市群,向国家申请明确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而重庆则捆绑四川,推出成渝城市群,一个直辖市和一个大省组合,河南则联合河北、安徽部分城市,将中原城市群进行扩容。到底谁可率先胜出?目前,国家方面并未明确表态,这是一个好事,一旦表态,就会出现倾力扶持一个地方、而忽视其他地方的局面。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崛起,争议不大,但京津冀的崛起,却争议巨大,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北京和继起的天津滨海新区得到了国家太多的扶助,而这对其他地方是不公平的。用国家巨大财力砸出来的繁荣,和自我生长、具有造血功能的繁荣,有本质的区别。
未来的城市群急需打破权力主导的体系,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
- 城镇化规划或春节前后发布 多地先行捏合城市圈(2014-01-23)
- 保险理财规划师:人生有六张保单不可或缺(2014-01-21)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出炉 多项配套改革待启动(2014-01-21)
- 新华财富规划师谈保险之一 人生必备的六张保单(2014-01-07)
- 新华财富规划师谈保险之二 养老金,再不规划就晚了!(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