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展出打补丁瓷器 古时修补后盛汤不漏
摘 要:一个明清锔瓷精品展昨天起在广州花都故乡里民俗博物馆开展,再现一段几乎已经失传的陶瓷锔补业记忆。不为现代人熟悉的是,陶瓷锔补曾经还是老广州民间不可或缺的修补行当。
修补匠,穿街走巷修补民间的陶瓷。由于陶瓷硬度较高,锯瓷匠人使用一把高硬度的“金刚钻”,通过对破裂的陶瓷上巧妙打钻孔,再下“锯钉”。在民间,从喝茶的壶具、到盛菜装汤的大碗,一旦不小心磕碰裂了,都会找修补匠精心修补。
粗与细
陶瓷修补活有粗细之分:粗活以锯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是绣活,多为达官贵人修补诸如玩鸟用的鸟具、养鱼用的水具。
有讲究
锔补先要找到碎片的碴口,将破成几块的瓷片拼接起来用绳子反复扎紧,再用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小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钻孔时要钻到瓷器厚度的2/3,留下1/3,这样锔钉之后就不存在漏水的可能。而大锔钉特别要小心,只能打一锤,恰到好处的“一锤定音”镶入到位,避免将瓷器打裂。最后,将调和的瓷粉、紫砂粉填入锔钉缝隙。
相关新闻
- 解密“慈禧老佛爷”的瓷器人生(2013-10-09)
- 英国里埃斯科藏24件瓷器登陆香港佳士得(2013-09-17)
- 春拍瓷器行情分析:天价不在 弱市难掩(2013-07-15)
- 精耕细作清晚期官窑瓷器(2013-07-15)
- 北京房山大型唐代墓葬出土精美瓷器(2013-06-25)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