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理财的八大关键:平衡收益与安全
摘 要:春节前,投资者竞相把闲置的资金转到微信新开通的理财通上,去享受那从不敢奢望的近8%的无风险收益率。微信理财通年前始终维持着年化收益率7.3%以上,最高的一天达7.9020%,逼近信托产品的收益水平。这几乎是网上可自由购买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极限。当时坐拥2500亿份额的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维持在6.4%~6.5%之间。
坏账,平台需要垫付本金给出借人,将坏账独自吸纳,这是网贷平台的“2.0模式”。
网贷平台“2.0模式”极大地安抚了理财者资产安全的需求,网贷开始了快速发展期。在业内人的眼中,风控与业务之间需要权衡博弈,只要能够控制所借资金的收益覆盖坏账成本,即可分散风险。一些网贷平台推出了类似银行坏账准备金的机制,每完成一笔交易即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用来支付投资人。不过,一家平台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毕竟有限,当出现了大额或大面积的违约,连网贷平台也被拖垮的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10月份,P2P网贷业几十家公司先后资金链出问题。加之监管空白背景下,网贷平台易被不法分子利用,2013年下半年以来,频率高达一天一家的倒闭潮在整个行业迅速蔓延。
如今的网贷平台正向“3.0模式”战略转型。为了剥离风险、专注撮合交易,一些平台将传统业务部门从生态链条中剥离,将审核借款以及相关风险转移给更专业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机构身上。同时,引入担保公司在更高层面上分散风险。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如平安保险(放心保)等也加入到网贷业,有了这些金融巨无霸作依托,网贷公司的经营更加规范。对投资者,由于可信度增加,网贷也不必开出不合理的高利息以吸引资金,网贷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资金安全性
网贷平台通常宣称自己的经营模式比信托和银行理财更安全,理想化的状态也的确如此。
拥有优质资产的国有企业是银行系统服务的重点,那些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的公司才求助于信托业。实际上,信托业倾向于充当生产率低下行业的最后借款人,而银行被要求避免向这类行业放贷。中国信托业协会承认,信托业资产有35%投资于基建、能源、采矿和房地产行业。并且,由于存在普遍的不规范运作的情况,信托业的资产质量堪忧,今年近10万亿元信托产品余额中,有大约40%将到期。这些信托公司自身的资本非常单薄,其权益仅相当于所管理资产规模的2.6%。信托产品之所以至今仍能刚性兑付,是因为政府担心这会引发信贷危机,从而给予了市场力量之外的支持。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艰难,且信托大量到期,信托业的风险也在积聚。
抛开信托业行业的大背景,信托产品动辄10万乃至百万元起售,并且投资于一家企业。对于积蓄不丰的普通投资者,等于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而P2P平台,门槛要低得多,如人人贷平台每笔投标仅50元,这样一来投资1万元,就可平均借给200个人,如果风险以1为单位,那么每项投资所占的风险仅为二百分之一,损失金额的最小单位就是50元。分散风险的同时,网贷还给投资者选择借贷人的机会,信息相对透明。
小额贷款最有魅力之处,或许是借款人本身。在中国,穷人未必是最有道德感的一群人,却肯定是弱势群体。在形形色色的讨债公司面前,他们更容易倾家荡产归还借款。
挑平台
有了平台兜底的承诺,网贷最大的风险于是转移到平台本身,挑选可靠的平台对资金安全的重要性要优先于挑选产品。近年来网贷业在缺乏法律规范,几乎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不乏捞一把的骗子混入,也有颇多的团队急功近利疏于风险防范,更有一些平台因在规则设计上的失误陷平台于难以为继的境地。
2013年10月上线的网贷平台“福翔创投”开业不到3天,老板便跑路,创下了网贷“短跑纪录”。此前的“短跑纪录”为淘金贷创办人保持,其在平台上线一周后就携款百万跑路。另一起典型的跑路事件是2012年6月江苏南通的优易贷,该平台以办公室停电为名停止了付款,随后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失踪,
- “网上理财”日渐升温 专家提醒注意财产安全(2013-12-26)
- 钓鱼网站瞄上网上理财 理财当心新型诈骗(2013-12-05)
- 网上理财男人比女人更好骗 最高被骗30万(2013-11-21)
- 十问互联网理财:高收益从何而来能否持久(2014-02-18)
- 要保高收益 银行、网络理财产品齐上阵(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