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出海”:中国棕榈油市场10年“破局”之路
摘 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首位经济工作任务被提出后,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讨论一直在持续。食用油产品紧系民生,由于自给率低,其安全问题一直为行业内外人士普遍担忧。
这些竞争优势,为中国在国际棕榈油市场上努力地争夺和强化话自己的语权。
“只有从田间地头,到生产加工,再到进出口的各个环节,做好全产业链的规划,才能从源头上把握农产品定价的话语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知名农业问题专家程国强表示。
聚龙集团印尼区种植园航拍
继2006年开创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棕榈种植园的先河之后,2007年,聚龙推出了名为“假日”品牌的国内市场上第一款小包装棕榈油,填补了国内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空白。
2013年初,聚龙集团获得《一种特级棕榈液油及其工业化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证书,将创新低熔点棕榈油分提技术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3年2月,聚龙品牌包装油在雅加达成功售出第一批产品,打破了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重资源,轻品牌”的旧有模式。
同年3月,聚龙印尼区种植园自产的毛棕榈油顺利进入国内生产精炼车间,改变了国内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粮食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聚龙集团董事长杨学犟凭借企业十年的海外发展而成功入选,颁奖词生动地点明了聚龙10年“破局”之路的价值所在:“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投身‘走出去’略,让聚龙构建棕榈油全产业链,改写了中国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作为中国棕榈油企业“走出去”的探索者、引领者,目前聚龙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拥有13万公顷的棕榈种植用地,在东南亚的海外事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在国内,也已经形成了以研发为中心的华北事业部、以物流为中心的华东事业部。
杨学犟董事长表示,“聚龙集团正在筹建以品牌为中心的华南行业基地和以信息平台、人才平台搭建为主要职能的上海办事机构。未来,聚龙计划在2016年完成20万公顷棕榈种植。”
届时, 聚龙集团每年100万吨棕榈油的产量,将会更有效缓解我国油脂市场的供需缺口,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真正让中国人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