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男子卡被盗刷83万起诉银行 银行称系客户责任

http://www.e23.cn2014-03-06新华网

    摘  要:卡就在身边,却无故被刷掉了几十万,到底是持卡人没有保护好卡号密码,还是银行没有尽到保护客户财产的责任?在对多起类似案件调研后,北京市二中院发现因举证银行存在过错或漏洞较难,损失多由持卡人承担,因此,建议在立法设计中加重银行责任。

  卡就在身边,却无故被刷掉了几十万,到底是持卡人没有保护好卡号密码,还是银行没有尽到保护客户财产的责任?在对多起类似案件调研后,北京市二中院发现因举证银行存在过错或漏洞较难,损失多由持卡人承担,因此,建议在立法设计中加重银行责任。

  新京报讯人还在回京的飞机上,而携带在身边的储蓄卡被在澳门一家珠宝店消费了83万余元。王先生认为办卡银行纵容伪卡消费,向银行索赔这“被偷走的钱”。该案昨天下午在朝阳法院开庭,被告银行认为王先生卡在澳门系用密码消费,相关信息丢失的责任在持卡人,请求法院驳回起诉。

  疑因多次不成功刷卡泄露信息

  王先生代理律师谢清海说,王先生于2009年在被告银行办理储蓄卡。事发期间,办理的这张储蓄卡里存款达160余万元。2012年4月2日晚,王先生乘飞机从香港回北京,刚落地开机便接收到银行短信提醒,称他的卡分两笔交易了83万余元。

  “他立即找卡,发现卡还在身上,赶紧打银行客服电话了解,发现卡在澳门的大富珠宝公司被盗刷,赶紧挂失、报案。”谢清海说,王先生之前曾在旺角一POS机上多次刷卡,但交易均未成功,怀疑因此遭盗走卡片信息,被人克隆复制,在异地刷卡消费。

  目前,港澳警方仍在调查此案。王先生认为,本案银行卡由被告发行,被告有义务对储户资金安全保障,并有效识别伪卡,保障用卡安全,请求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给付原告83万余元及贷款利息等损失。

  银行称用密码交易应是本人消费

  被告银行的两名代理人出庭应诉。其代理人答辩认为,王先生卡上的两次41万元交易系凭密码交易,根据和银行签订的开户申请书,视为原告本人交易行为。其次,被告为原告办发的借记卡,从生产到入网符合行业安全标准。且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原告正常刷卡消费,由于案件尚未侦破,原告是否遭遇盗刷存在诸多疑点,“我们结合疑点不去揣测客户有怎样的恶意,这些疑点没有排除情况下,不能认为是伪卡交易。”

  双方质证、辩论焦点围绕王先生是否有过错、案件疑点展开。该案未当庭宣判,双方表示愿意调解。庭后,王先生说银行卡太容易被复制,使自己面临很大损失。

  - 焦点

  原告

  港澳同时刷卡应涉克隆卡

  原告代理人称,从银行提交4月2日交易记录单,除了本案16点54分、59分在澳门珠宝店遭盗刷后。王先生于18时许下飞机发现异常消费后,立即打电话将卡挂失。之后,这些卡短时间内还在港澳两地涉及不成功的三笔消费。因此,有理由相信,王先生卡不止被他人复制,且复制在两张卡以上。

  此外,原告称王先生银行卡背后有签名,如果用其卡消费营业员会辨认出签字区别,因此推断别人刷卡时没用王先生的原卡。

  原告认为,银行卡应具备防伪性和唯一性,防伪应采取必要措施手段防止银行卡被复制伪造,安全措施上存在重大疏漏,银行应当承担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和社会责任。

  被告

  不排除熟人用原卡异地消费

  “本案刷卡是接触式磁条和密码,缺一不可,即便原告提到卡被复制十张,没有密码,也不会发生盗刷的情形。”被告称,信用卡刷卡才需识别签名,而本案所涉的借记卡都是凭密码消费,无需看签名。

银行认为,这两张银行卡分别两次消费41万前,有一笔157万的交易未成功。但在澳门地区,银联卡消费上限为100万元,一般“伪卡分子”非常清楚这则规定,所以第一次就不可能直接消费157万。因此,可推测刷卡人肯定知道王先生卡内余额以及密码,不排除系王先生熟悉的人盗卡消费,也不排除串通异地刷卡。被告指出,通过警方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刘洋 张玉学 朱自杰 张媛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