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家P2P公司倒闭 监管层闭门会议商讨监管对策
摘 要:关于P2P如何监管的讨论从未像如今这么热烈。先是在2月底,央行下属的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召开P2P闭门座谈,其意是汇总P2P机构对监管的建议。
团队运作,经营不善,也是这个行业层次不齐的原因。
在王征宇看来,自融、资金池等涉嫌非法集资从而导致卷款逃走的可能,并非是行业最大风险,因为这是刑法管理的范畴。“占据行业资金规模大的几家P2P都获得了千万级风投,这些机构希望在P2P行业长期经营,他们并不会卷款逃走,一些经营不善的小机构非法集资,并不是致命的。”王征宇说,他认为,这个行业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会使得这个行业死掉。”王征宇表示,如果行业一旦发生挤兑,有别于银行机构有监管背书,P2P行业仍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如果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投资人挤兑现象,对P2P行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而挤兑的原因,是因为保本保息的担保承诺、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
P2P如何监管
有鉴于P2P行业鱼龙混杂,监管缺失的现状,多名业内人士都表达了规范和建立市场秩序的希望。
但2000多家P2P平台,以及每年新涌入数以百计的新公司,由谁来管,如何管,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实际上,尹飞在与理财周报记者的交流中就谈到,无论是央行抑或银监会,再在全国建立P2P专职管理团队并不现实,而其表示,监管层旨在准入环节加强控制,尽量减少诈骗意图的入场者,而后,再由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王征宇认为,P2P监管应建立底线原则,即建立负面清单,规范什么是不能做的,具体而言,其一,P2P入场者不能集资自融、或者利用资金作其他用途,这是规范诈骗行为的需要;其二,资金必须通过由国家认可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托管、避免P2P平台建立资金池;其三,在资金的流转过程中,平台不能提供担保,一旦自己做担保,就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最后也是提及较少的,是公开透明的原则,P2P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披制度,规范游戏秩序。
实际上,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月底举行的座谈会上,各家P2P平台汇总出5条监管建议,即建立P2P借款人黑名单共享机制、加强资金第三方监管、设立准入门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以及明确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部门。
在这5点内容当中,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尤为引人注目,王征宇介绍,目前行业已经能够实现信用数据的共享,即接入央行下属的上海资信网络金融征信系统,这是为P2P、小贷公司提供数据报备的机构。
除此之外,关于P2P谁来监管的问题上,有消息人士透露,P2P网络贷款被视为类信贷业务,或由银监会负责监管,而因为其从事互联网金融的特性,今后P2P平台还需向工信部门进行ICP(网络内容服务商)登记报备。
- P2P资深“老兵”的自白:行业血腥退潮最快在今年(2014-03-05)
- 淮安P2P网贷骗局续:中行前员工腾挪9家平台(2014-02-24)
- 2014年P2P网贷首案:三平台倒闭老板疑跑路(2014-01-21)
- 首家民营银行呼之欲出 P2P企业加入申办大军(2014-01-20)
- 互联网金融日报:P2P网贷遭黑客索要奶粉钱(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