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受宠 上市险企平均总投资收益率站上5%
摘 要:2013年上市险企业绩可喜当然有低基数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投资端的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回暖,投资收益“策马扬鞭”。
2013年上市险企业绩可喜当然有低基数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投资端的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回暖,投资收益“策马扬鞭”。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A股和H股共6家中国上市险企(分别为两地上市的中国人寿(13.75, 0.01, 0.07%)、新华保险(20.55, 0.03, 0.15%)、中国平安[微博](39.17,0.68, 1.77%)、中国太保(16.09, -0.02, -0.12%),以及H股上市的中国太平、中国人保集团)2013年的总投资收益率简单平均为5.01%,其中,上市险企对于非标资产的宠爱可谓是一抹“亮色”。
5.01%!
2014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中透露的数据是,2013年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较2012年的3.39%提高1.65个百分点,是近4年来的最好水平。
同样,2013年6家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也较201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简单平均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01%,而2012年该数值为3.33%,其中2013年总投资收益率最低的为新华保险的4.8%,最高的为人保集团的5.2%,而中国太平及中国平安均为5.1%。
相比总投资收益率的大幅提高,一向重视股息利息的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则显示稳中有升的态势。除中国太平的2013年业绩并未披露净投资收益率之外,其余5家上市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简单平均值为4.87%,较2012年4.67%的平均值仅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净投资收益率最低的为中国人寿的4.54%,最高的则是中国平安及中国人保集团的5.1%。值得注意的是,在净投资收益率的一片涨势中,新华保险2013年的净投资收益率反较2012年微降0.1个百分点,为4.6%。
相对于净投资收益率的平稳,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的大幅上升来源于买卖差价的大幅提升以及减值准备计提数的大幅降低。以中国太保为例,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太保的证券买卖收益为12.31亿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是亏损42.44亿元;而计提投资资产减值准备的数字则从2012年的44.13亿元下降为13.21亿元,这些无疑为净利润的表现“添砖加瓦”。
不过,沪深300(2186.542, 5.82, 0.27%)指数2013年全年累计下跌7.65%,中债综合指数(净价)较上年末下跌4.65%,受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双重拖累,各家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申银万国[微博]数据显示,四家A股上市险企资本公积项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净额由年初的42亿余元浮盈转为316亿元浮亏。
权益比重下降 依然最爱银行股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6家上市险企的投资资产比例梳理发现,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比,2013年末大部分上市险企相较2012年末都有所下调。其中,中国人保集团“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及基金投资”2013年末占投资资产的比重较2012年末下降了5.1个百分点,是所有上市险企中这一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而中国太保虽然从报表层面看权益类资产比重上升了1.3个百分点,但太保资产总经理于业明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2013年的披露口径中,将债券型基金也纳入了权益类资产。如将该部分剔除后,实际上去年末权益类资产略有下降。
多家上市险企的投资负责人均表示,在个股的选择上钟情于高分红、大市值的股票,因此对于银行股的喜爱仍是上市险企不变的主题。例如,中国平安的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十大持仓中,前三大均为银行股。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银行股分别占据上述“前十大”中的6席和5席,其中工、农、建三大银行是上述三家险企的共同重仓选择。与其他三家A股上市险企选股策略有所不同,在新华保险的“前十大”中,银行股只占1席,为交通银行(3.80,0.00, 0.
- 非标整顿预期增强 同业利率应声大涨(2013-11-27)
- 非标抽水肆虐 债市急转直下债基赎回如潮(2013-11-25)
- 4家A股上市险企退保金破千亿 产险或走下坡路(2014-04-03)
- 五家上市险企去年新增债权计划 平安保险1074亿(2014-04-03)
- 上市险企入市脚步迟缓 谨慎面对投资比例上调(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