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核销多翻倍 不良缓升似假象
摘 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1.00%,相较2012年小幅上升0.05个百分点。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1.00%,相较2012年小幅上升0.05个百分点。
但日前相继公布的上市银行2013年报透露了另一种信息:去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不良贷款核销数普遍为2012年的200%以上,极大压低了不良率的上升,几家股份行情况也类似。
中信银行(4.65, -0.04, -0.85%)年报称,“本集团2013年着重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报告期内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104.7亿元。核销不良贷款53亿元,是上年的8倍。”
“从经营上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本就需要尽快核销,但以前国内的坏账核销政策相对严格,去年国家财政部新的核销办法出来后,金融企业呆账处置标准实际上放宽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低坏账率幻觉
3月31日交通银行(3.79, -0.01, -0.26%)发布的业绩显示,交行2013年末不良贷款率1.05%,较2012年末的0.92%,小幅上升0.13个百分点。
较低的不良数据背后,却似一场资产质量保卫战。交行在年报中披露:“积极主动加快处置不良贷款,更多动用了此前计提的损失准备,以丰补歉,使得不良贷款风险结构得以改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交行全年累计压降表内不良资产274.7亿元(包含批量打包),其中累计核销不良贷款118.1亿元。这使得2013年末交行不良贷款余额仅343亿元!
交行还披露称,不良贷款核销加速主要是“本行抓住国家出台有关批量处置不良贷款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核销力度”。
郭田勇分析称,上述政策即为财政部新版的呆账核销办法。2013年底,财政部发布了新版《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核销条件。
其中规定,金融企业对单户贷款在1000万及以下的,追索一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可自主核销。新办法增加了对单户贷款余额在500万以下的,追索一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自主核销”。
“钢贸商多为中小企业,银行也将其贷款划归中小企业授信管理,部分纳入个人经营贷款,因此新核销办法下,商业银行将拥有更多自主权。”郭田勇认为。
仍以交行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仅钢贸行业单项,2013年就净增了58亿元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苏州和无锡分行。去年底,交行钢贸贷款余额仍有154亿元,同比减少102亿,部分已核销。
不仅是交行,据统计,2013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不良贷款核销达590亿元,创下10年来最高水平,为2012年的227%,其中,工行核销数量靠前,2013年总核销贷款高达165亿,坏账率仍低于1%(为0.94%)。
拨备压力陡升
“国内银行前几年拨备很高,一定范围内会缓冲呆账核销的压力,如果拨备下滑到监管红线,便会进一步冲击银行利润。”郭田勇称。
仍以交行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高达百亿元的核销下,2013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下滑至213.65%,意外低于年初设定的拨备目标。其他国有大行情况类似,例如,工商银行(3.43, -0.01, -0.29%)2013年拨备覆盖率已由295%下滑至257%,建设银行(3.96,-0.06, -1.49%)则由271.29%下滑至268%。
股份行压力更大。据观察,除了兴业银行(9.51, 0.02, 0.21%)拨备有所提高外,其他主要股份行拨备均面临较大压力。以民生银行(7.81, 0.02, 0.26%)为例,该行2013年拨备覆盖率下降55个百分点至260%,,经过申银万国[微博]证券测算,拨备方面贡献利润负增长4.8%。
在郭田勇看来,整个宏观
- 14家上市银行集体破净 市值管理几近束手无策(2014-01-21)
- 上市银行陆续启动生前遗嘱(2014-01-21)
- 14家上市银行集体破净 市值管理几近束手无策(2014-01-21)
- 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密集换防 陈四清或接任中行行长(2014-01-14)
- 上市银行发业绩快报 浦发2013年四季净利增38%(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