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成都银行短期多名客户遭盗刷 回应称非系统漏洞

http://www.e23.cn2014-04-03成都商报

    摘  要:3月23日下午,市民许慧(化名)收到了银行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她的成都银行锦程卡活期取款1206.3元。这让许慧十分疑惑:自己正在吃饭,卡也明明就在包里没动过,怎么会出现取款交易呢。

  市民疑惑:

  人在成都,钱咋在俄罗斯被取了

  3月23日下午,市民许慧(化名)收到了银行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她的成都银行锦程卡活期取款1206.3元。这让许慧十分疑惑:自己正在吃饭,卡也明明就在包里没动过,怎么会出现取款交易呢。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从当晚18时12分开始,许慧陆续收到相同短信,心生疑惑的她立即拨通银行客服电话,客服的回复让她更为震惊:取款交易依然还在进行着。许慧赶紧挂失,冻结了账户。

  经过事后查询,从18时12分到18时22分,短短10分钟的时间里,许慧的这张银行卡总共产生12笔取款交易,从单次交易记录来看,多则1000多元,少则100多元,12笔交易取款总额9995.6元。

  卡就在身上,究竟是谁在取钱呢?随后,许慧通过中国银联客服电话查询到了更为详细的交易记录,结果更是让她大吃一惊:自己的钱竟然是在俄罗斯境内被取走了。对此,许慧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人和卡都在成都,而且从未去过俄罗斯。

  相同遭遇:

  总结出规律,他们都在泰国取过钱

  许慧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在了网上,很快,她找到了更多的相同遭遇者。

  市民黄倩(化名)是在3月28日收到银行短信的,在连续收到两条短信后,黄倩立即拨打客服电话冻结了账户。尽管动作迅速,但事后查询,她的银行卡在俄罗斯境内分别被取走5000卢布和7500卢布(总共约合人民币(6.2071, 0.0014, 0.02%)2196元)。黄倩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去年4月曾前往泰国并通过ATM机取过现金。她也特别提到,在国外取钱时特别注意遮挡了键盘,并且银行卡没有外借过。

  成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18日到3月29日,至少10位市民的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盗刷笔数最高12笔,最低2笔,盗刷总金额最高一笔15479.89元,最低一笔1033.97元,共计7万多元。

  巧合的是,许慧也曾在去年去过泰国并在ATM机取现。之后,在互相了解遭遇后,10位市民总结出了更多令人费解的共同之处:他们使用的均为成都银行锦程卡,其中9人为锦程金卡,1人为锦程普卡;他们都曾在最近一年多时间内曾前往泰国,并使用同样银行卡在当地ATM机上取过现金;盗刷地点均在俄罗斯,方式均为ATM取现。目前,10位市民均已报案。

  银行措施:

  先行垫付资金,等待司法裁定

  尽管钱的去向清楚了,但市民并未彻底打消疑问。除了这10人,还有没有其他锦程卡用户有相同遭遇?盗刷的原因是什么?昨日下午,成都银行在回复成都商报采访时,就部分问题作了回复。银行方面表示,在接到盗刷投诉后,银行首先展开了内部全面风险排查,同时应客户要求立即冻结了账户,并协助客户报案。经仔细排查,现已排除银行内部人作案及系统漏洞的可能性。

  有被盗刷用户告诉记者,银行方面在协商时向他们表示,将先行垫付资金。昨日下午,成都银行方面证实了这一措施,但强调这并非赔偿,因为银行卡是否被盗刷、责任何在,还需经过司法程序最终裁定。

  成都银行表示,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情况,对于近期在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银行卡刷卡交易,成都银行方面会先确定是客户本人行[微博]为后再进行。

  多名成都银行用户告诉记者,最近两日,他们已经收到成都银行统一发送的短信,短信称“尊敬的客户,由于您曾经在泰国使用过银行卡,为防范风险,回国后请及时修改密码或换卡。”

  附:成都银行回复本报采访

  出境游的持卡人,

  建议回境后立即更改银行卡密码

  尊敬的记者:

  感谢您对成都银行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我行近期出现的银行卡盗刷投诉事件作如下声明:

近日,我行接到个别客户银行卡在俄罗斯、波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