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第三套人民币身价倍增 背绿1角身价高达4万(图)

http://www.e23.cn2014-04-24北京商报

    摘  要:此外,真钞的正背面图案均为雕刻凹版印刷,人物的头发根根丝缕清晰可辨,线条光洁凸立。假钞是平版印刷、四色套印,因此图案着墨不匀、纹理不清晰。特别是肖像的头发由网点油墨堆积成片,因此发丝无法辨认。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迄今为止,我国发行了五套人民币,第一和第二套因其存世量稀少早已成为钱币收藏市场上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目标。然而,由于第一和第二套人民币收藏较高的价格门槛,很多藏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第三套人民币。近几年,在“60年枣红1角”、“62年背绿水印”等第三套人民币中“明星”藏品的带领下,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成为钱币收藏界的黑马。

  业内专家表示,第三套人民币已经成为人民币收藏市场上的主流,由于目前其未出现第一和第二套人民币收藏价格的高位水平,因此第三套人民币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同时,专家提醒,目前市场中第三套人民币已经出现伪币,收藏爱好者在收藏时还需擦亮双眼。

  流通38年面额创历史最低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开始正式发行,直到2000年7月才逐渐淡出百姓视野,在市场上共流通了38年,是目前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

  据了解,1962年4月20日-1980年4月15日止,第三套人民币共发行了七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主币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四种,从该套人民币起取消了3元券的发行,辅币是1角、2角、5角三种,共七种面额,全套面值合计18.8元。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从10元券到1元券的正面图案分别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练钢工人、车床工人、女拖拉机手、纺织车间、武汉长江大桥、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背面是分别为天安门、露天煤矿、石油矿井、牧羊、棉花等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国情。

  “枣红”1角存世量稀少

  第三套人民币中,1960年版“枣红”1角的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色为枣红色,据了解其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8000多元。业内人士表示,“枣红”1角暴涨的原因在于此前其流通环节中的不断损耗,因此存世量稀少,价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同时,专家表示,“枣红”1角在存世量稀少的同时,价格上涨也来自于其在第三版人民币中的象征意义。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了两种面额人民币,即1956年版棕色5元券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前者是对1955年3月1日发行的酱紫色5元券的更换调整,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版券,而枣红色1角才真正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

  “背绿”1角身价成倍增长

  在钱币藏家眼中,第三套人民币中的“背绿”1角绝对是“明星”藏品。目前第三套人民币全套的市场价格为6万多元,其中带水印的“背绿”1角价格高达4万余元。

  据了解,1962年版中的“背绿”1角券因背面菊花两边为墨绿色而得名,分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在1966年“背绿”1角开始发行不久,就有市民反映该券的背面颜色与1962年版2角券背面颜色相近不好辨别。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微博]于1967年12月15日将其背面颜色调整为酱紫、橘黄,并宣布自1967年12月起银行对1962年版“背绿”1角实行只收不付。仅面市了23个月,“背绿”1角即宣告退出流通领域,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存世量稀少的品种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物以稀为贵”是导致“背绿”1角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而带水印的“背绿”1角在市场中更为稀少,因此成就了其第三套人民币收藏中的“币王”地位。

  收藏“背绿”需防人造水印

目前,市场中有水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