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未来10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关键时期
摘 要:2014北京国际车展29日迎来最后一个公众参观日。这个已经举办13届的车展,不仅集中展示了汽车工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新成就,更透露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动向。
2014北京国际车展29日迎来最后一个公众参观日。这个已经举办13届的车展,不仅集中展示了汽车工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新成就,更透露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动向。
业界期盼汽车产业政策尽快出台
1990年首届北京车展举行,展览面积仅2万多平方米,约10万人次参展。2014北京车展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厂商参展,展示车辆1134辆,预计80万人次观展。
车展繁荣的背后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199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50.9万辆;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至此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产业政策。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4年,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这两版产业政策造就了今日大而不强的汽车工业,但目前产业深层次问题凸显,下一步如何发展,迫切需要新的顶层设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年来工信部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修订,但许多汽车产业内遇到的新问题在政策中都难找到答案,期盼新政策出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日前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科学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记者从专业人士了解到,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正在加快修订中。
“这一版产业政策,我们建议研究制订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来发展汽车产业,建设和谐汽车社会。同时,以建设汽车强国为导向,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支撑。
董扬还表示,要在发展中解决汽车产业发展中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交通问题,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带动工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自主品牌进入攻坚阶段
本届车展上大牌豪车云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也势头强劲,吉利、长城、奇瑞、华晨、比亚迪(46.10, -0.15, -0.32%)等纷纷展示最新研发的作品。然而,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场国际汽车盛宴上,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受到冷遇,更多观众将观展主要精力投在国际大牌上。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艰难处境。中汽协统计,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自主品牌轿车均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也大幅下降。尤其是从3月车市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自上年9月份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统计显示,汽车产业对GDP和拉动就业的贡献很大,然而我国2000多万辆汽车销售市场三分之二的利润被跨国企业赚走了。
“在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由外国公司如此主导的现象太不正常了,至少应该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有20%的市场份额。”雷诺日产的CEO卡罗斯·戈恩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时说。
专家指出,此前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我国汽车集团与国外汽车合资,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汽车工业发展,但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自身能力建设。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记者,目前从政府部门到业界都认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预计这版产业政策将更加重视民族汽车的发展,包括对自主品牌、民营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同时允许内部市场间的开放,鼓励基于市场导向的兼并重组。
此外,对汽车领域合资公司的股份比例问题,董扬表示,仍然建议汽车业维持现状,深化合资合作,将整车的单纯合作制造引向合作开发和合作制造并举,将单一针对中国市场转向面向国际市常同时,发展汽车制造、研究、试验用高端装备,发展我国现在还需要大量进口的核心部件和新
- 点击中国汽车工业60年“关键词”(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