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国内藏家多没文化 不识宋瓷简约高雅

http://www.e23.cn2014-05-04广州日报

    摘  要:香港苏富比春拍,有两件瓷器备受瞩目:一是玫茵堂珍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7.7521, -0.0003, -0.00%)成交;一是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瓣花式大碗,以1.4684亿港元成交。将鸡缸杯收入囊中的是中国藏家,而定窑碗则花落日本藏家之手。由于宋代五大名瓷,特别是其中的定瓷钧瓷,不大受国内藏家青睐,因此有论者尖锐指出:中国的“土豪”们还是离不开明清特有的凡俗华丽美学,艺术修养仍处于较低水平。果真如此吗?且看业界专家的深入辨析。

  香港苏富比春拍,有两件瓷器备受瞩目:一是玫茵堂珍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7.7521, -0.0003, -0.00%)成交;一是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瓣花式大碗,以1.4684亿港元成交。将鸡缸杯收入囊中的是中国藏家,而定窑碗则花落日本藏家之手。由于宋代五大名瓷,特别是其中的定瓷钧瓷,不大受国内藏家青睐,因此有论者尖锐指出:中国的“土豪”们还是离不开明清特有的凡俗华丽美学,艺术修养仍处于较低水平。果真如此吗?且看业界专家的深入辨析。

  瓷器研究专家、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幼铮——

  藏家审美偏差致宋瓷备受冷落

  宋瓷是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中国的收藏主体更偏好明清官窑瓷器,我想这跟中国传统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不无关系。文化结构的问题,导致我们的美学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但凡皇帝用过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当然,在封建王朝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确实占有着最高端的文化艺术资源。然而,审美并不是以皇权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宋瓷确实有很多是用柴窑来烧制的,由于温控等原因,瓷器在规整程度上要差一些,胎也会厚一些,胎质也没有后来的瓷器那么纯净,看起来会有点发灰,但宋瓷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简约、高雅的美,是后代瓷器所不及的。譬如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邛崃窑的宋代小碗,胎、釉很粗糙,小碗的腹部弧线不丰满,圈足又很小,搁在那里,让人产生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这就是宋瓷独特鲜明的特点。

  在西方,尽管德化瓷从来没开过官窑,认可度却非常高,这说明西方人看待文物艺术品,是以审美为基点的。日本人收藏宋瓷,历来也很有渊源。这次的克拉克定窑大碗被日本人买走,也让我想起了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世界上最有分量的东方艺术品经销商埃斯肯纳茨,以1385万美元的价格拿下另一件宋代定瓷小碗。这两个交易,我以为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预示着宋瓷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热点,应该引起国人的关注,重启对宋瓷的认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吧,宋瓷和明清官窑瓷器的差别,就有如交响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几百年过去,交响乐的知音仍然源源不断,而流行音乐会掀起一阵旋风,却很难说能坚持多久。我想,当人们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了,会更欣赏简约的、高雅的东西,而宋瓷一直就在那里。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 龚继遂——

  瓷器鉴赏应“由奢入俭”

  在华人地区,从历代以来推崇宋瓷,到今天推崇明清官窑瓷器,可以看出传统的贵族收藏、文人收藏向经济富裕的商人收藏的转移,体现的是一个暴富阶层的美学品位。

  宋瓷含蓄、内敛,而青花尤其是清代的粉彩、珐琅彩,其高贵的出身、明确的传承,使人们对它的工艺、华贵有一目了然的认识,更符合当下中国商业社会对一件作品价格乃至价值的即刻理解。这好比一个炫耀性消费的名牌,不需要长期深厚的文化积累,其精湛的工艺、缤纷多彩的颜色轻易就征服了很多人。

西方艺术市场发展得早,藏家的文化积淀比我们更丰厚一些,所以,欧美藏家更关注以宋瓷为代表的经典瓷器。事实上,他们也经历过一个“由奢入俭”的审美过程。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非常繁缛;到了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西方的艺术才从洛可可风回归到作品的含蓄内敛和抒情性上;一路下来,形式自律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极简主义,完成了西方艺术品位的辩证回归和发展。而中国目前的暴富阶层,正处在一个用皇室的传承、复杂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