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网贷打新成投资者噩梦:平台倒闭打新者被套12亿

http://www.e23.cn2014-05-07中国经济网

    摘  要:所谓网贷打新,就是只在刚刚开业的新平台投资,因为这些新平台的收益会比老平台高。20万网贷投资人,至少60%参与打新,每个P2P投资群里每天都会讨论新上线的平台,这是去年网贷打新的盛况。

  所谓网贷打新,就是只在刚刚开业的新平台投资,因为这些新平台的收益会比老平台高。20万网贷投资人,至少60%参与打新,每个P2P投资群里每天都会讨论新上线的平台,这是去年网贷打新的盛况。

  但从今年开始,由于不断有平台倒下,盛极一时的网贷打新成了投资者的噩梦。记者注意到,在亏损额急剧扩大的情况下,一些资深投资者纷纷退出了打新行列。

  从组团打新盛行,再到打新归于沉寂,也就一年多时间。行业没有准入门槛导致新平台大量出现,而为了在短期内聚集人气,新平台纷纷推出高息计划,绑架了自己也绑架了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贷平台的纷纷倒闭也是打新风险集中释放的体现。

  投资者人人自危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投资者提起网贷打新几乎是人人自危。资深网贷打新者“东方风”(昵称)表示,之前热衷打新的投资者,都退出了打新行列,自己现在也不会过多参与打新。

  投资者不参与打新,关键因素是去年10月份开始的网贷平台倒闭潮。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4月以来,已经有近百家P2P平台倒闭或相关人员跑路,而这种现象在去年四季度明显增多。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打新者总共被套牢资金12亿元。

  “东方风”对记者表示,导致打新降温的原因在于,投资者逐渐趋于理性,月息3分以上都会警惕,中宝投资和大家投事件让投资者预期监管力度会加大,而目前新上线平台月息普遍低于两分,和民间借贷利率差不多,一部分投资者转而投资民间借贷。

  王先生曾经投资过几家新平台,他告诉记者,新平台的收益普遍较高,月息3分以上很普遍,一般新平台月息要2.5分以上才有吸引力,不是高息平台几乎无人问津。

  另一名投资者表示,预计政策监管会趋严,一批新平台会死掉,他目前投资了两家新平台,出于风险考虑,对这两家的投资额度极小,而且到期就会收回,不再续投。

  新平台风险暴露

  新平台的高收益无疑也带来了相应的高风险。对于打新者而言,最为担心的其实是假借网贷诈骗的行为,其他“行业乱象”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东方风”曾投资过20多家新平台,却倒在一家佛山平台上,这是他打新唯一的损失。他告诉记者,事实上,他知道这家平台是一个自融平台,而且法人代表在外面也有欠款,不过禁不住50%的年息诱惑,投了个3月标,该标每月返还等额本息,第一笔成功提现,后来在几个投友和熟人的“指导下”决定续投,第二个月就出现了提现困难。此外,多位投资者实地讨要本金未果后选择了报案。

  另一位投资者把自己九成的网贷资金用于打新,结果惨不忍睹,他去年至今投了中财在线、万利创投、广融贷等,除在广融贷的投资成功收回本息外,其他都被套牢,60万资金一度被套26万元。他表示今年再也不会投资新平台。

  网贷打新起源于2012年,打新者被很多网贷人称之为“网贷游击队”“网投敢死队”,他们代表的是一群追求高收益、承担高风险的激进投资者。随着新平台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网贷投资人开始专门打新。而新平台开张,为了吸引投资者,一般都会给予高额的利息和奖励。

  “东方风”2012年下半年开始打新,是最早的一批网贷打新者。他告诉记者,在打新最火热的时候,会把至少70%以上的资金用于打新,年化收益率至少30%以上。“20万网贷投资人,有至少60%参与打新,每个P2P投资群里每天都会讨论新上线的平台,这是去年网贷打新的盛况。”

抢“秒标”能印证打新的火热程度。“秒标”早在我国P2P网贷问世初期就已出现,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