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传证监会排查出40多人内幕交易黑名单 近期收网

http://www.e23.cn2014-05-25中国经营报

    摘  要:一场彻查资本市场内幕交易、“老鼠仓”的拉网行动的效果正在慢慢呈现,也令A股承压。

 

  一场彻查资本市场内幕交易、“老鼠仓”的拉网行动的效果正在慢慢呈现,也令A股承压。

  5月21日,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其后虽翻红,小幅上涨0.84%,但成交量依然低迷,A股日均开户数创7年新低。

  与此同时,基金、券商、保险等资管公司正遭遇品牌与信任危机。

  据传,根据大数据系统,证监会[微博]稽查部门排查出一份涉及40多个嫌疑人的黑名单,近期正在收网。

  处于稽查风暴中心的,不仅有基金经理、研究员,还包括券商资管、明星分析师、保险资管理等多个领域,几乎囊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机构。

  如果传闻中多家知名公司和个人涉嫌内幕交易一事坐实,大资管行业或将重新洗牌。

  稽查重心:内幕交易

  “退出各种微信群或者QQ群”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基金经理们的共同选择。

  在监管层高压态势的震慑下,金融机构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北京某基金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公司内部心态浮躁的,主要是偏股、股票型基金经理、专户基金经理以及研究员,担心某一天被证监局找上门来,被调查或协助调查。最近一段时间都停止了调研活动。相比之下,指数、货币基金经理依然安之若素。此前已经经历过一轮打黑风暴的债券基金经理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心里有鬼的基金经理在这个节骨眼儿更不敢轻举妄动。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华宝兴业原基金经理牟旭东之所以东窗事发,就是因为其“老鼠仓”账户与他管理产品的投资标的高度重合,在获利报酬辗转至其本人账户时,被侦查部门发现,才着手调查此案的。

  “现在大数据监控已很敏感了,与基金产品持仓重合度较高的账户都在被密切监控,就等着资金账户挂钩到基金管理人名下,即开始正式立案调查。”

  网上还流传着一份涉嫌华夏基金[微博]“老鼠仓”的个股名单,不过,对此,记者尚无从证实。

  与以往的稽查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内幕交易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是证监会稽查重点。因此,涉嫌的公募基金经理、研究员都在被调查之列。

  相比基金经理,四处去上市公司调研的研究员更容易获得内幕信息,且基金经理建仓、增减仓也非常倚重公司内部研究员,而非卖方的研究报告。有些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与研究员的分工是,前者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后者负责精选个股。

  “(调研中)酒桌饭局上多少都会说些公司的私秘信息,不过,这些算不算是内幕交易,其实也都没有一定之规,所以大家心里没底。”上述基金经理表示。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披露公募、私募基金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的多种黑幕。

  一是“勾兑”。上市公司在大小非减持之前会找熟悉的公募或私募,让其帮着抬轿,以便在股价上涨阶段,大股东顺利减持。作为回报,上市公司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告诉基金一些未经公告的内幕消息。

  “如果事先有默契,双方的节奏与时间点都是相互配合的。这就是一些个股在大股东大幅减持时,其股价反而不跌大涨的原由。”上述人士称,这种情况在A股还挺普遍。

  二是“增发前帮忙”。上市公司增发前,为了抬高增发价格,也会找一些机构帮忙,利用利好消息和资金优势,拉高股价,扩大融资额。

  三是“提前泄密”。表现为一些上市公司在业绩未公告前突然股价飙升,而业绩大幅增长的披露之日,股价反而大跌。

“这种情况往往都是机构或帮忙资金事先潜伏,在利好消息出时抛售,最后被股民接棒了。” 此外,有些上市公司在出现大利空的时候,股价不跌反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