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宝宝”扩容骤减 银行6月存款或大举回流

http://www.e23.cn2014-07-14第一财经日报

    摘  要:今年6月,金融运行或呈现大幅回升态势。以河南省为例,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383.1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月大幅回升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919.6亿元,同比增长17%,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9个和1.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回升。

  今年6月,金融运行或呈现大幅回升态势。以河南省为例,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383.1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月大幅回升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919.6亿元,同比增长17%,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9个和1.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回升。

  而河南省存款增速回升也并非个例,数据显示,辽宁省6月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219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月末提高1.9个百分点;当月增加1136亿元,同比多增780亿元,存款增速进一步回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昨日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存款增幅显著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受上半年存贷比监管考核影响,银行在推进存款、贷款工作上的压力和动力较强;另一方面,5月以来,银监会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银行表外资产受到限制,使得银行大量表外资产回归表内业务,引起各家银行资产负责表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变化。

  多重因素叠加 存款增速回升

  具体从存款方面考查,河南省各项存款增速大幅回升。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当月增加1522亿元,同比多增1183.8亿元;较年初增加4792亿元,同比多增139.2亿元。

  “这种现象并非特有。”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银行在年中、年末考核节点,存款和贷款规模较快扩张,口头协议存款增加;银行推迟公司到期存款时间以应对考核,也存在一定边际影响。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除去上述季节性因素这一重要原因之外,二季度央行两次密集定向降准,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次叠加向市场释放了2500亿~3000亿元的流动性,河南省金融运行的态势可以说是宏观政策微调的初步体现。

  贷款方面,数据显示,6月末,河南省各项贷款大量增加。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919.6亿元,同比增长17%,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9个和1.5个百分点;当月增加671.7亿元,同比多增453.9亿元;较年初增加2307.5亿元,同比多增526.6亿元。

  对此,董希淼分析,从河南省贷款规模的增长态势来看,实体经济初步见底回升,企业存在贷款需求,同时,引导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效应得到初步显现,各大商业银行增大贷款比例,加大信贷向实体经济的投放。

  对于银监会6月底调整银行存贷比考核的影响,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存贷比的调整将对未来银行业“季末效应”、“年终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果,但考核指标只是对分子和分母做了细微调整,业绩考核依旧存在,影响相对有限。

  对于银行内部考核与激励办法的惯用做法,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各商业银行分支行定期具有定额量化任务指标,任务与考核挂钩,绩效奖金等激励措施与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直接关联,且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评比排名,这种考核与激励文化在6月这种关键时点发挥着拉动作用,促使各行提交漂亮的“报表”应对业绩考核。

  “宝宝”扩容骤减 银行揽储有方

  去年末以来,货币基金规模一直保持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已达15110.622亿元,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强势“逆袭”一度抢占银行理财市场,被视为金融业的“搅局者”。不过,这次让银行稍微松口气的是,二季度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速已较一季度明显放缓。

事实上,货币基金规模增幅放缓的背后是互联网“宝宝”们的扩容减速。以备受市场关注的余额宝来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