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公司利空逼近 联想斥资10亿进军P2P
摘 要:目前,共有运营P2P平台1283家。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3000亿元。利空逼近,红岭创投1亿坏账创纪录,监管条例出台在即宜信债权转让模式首当其冲。
监管层推行去担保化
对于投资人来说,有担保的产品似乎更有保证,但监管层却在大力推行“去担保化”。
“我想说的是,第一,P2P机构在中国今天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行过担保化,发生在网上、纸上、合同上,但是从来没有发生在现实中。担保是一个金融词汇,担保是一个监管概念,这些P2P机构我不认为他有担保资质。第二,去担保化不是说你不能够提供担保,是你不能够通过虚假宣传来糊弄出资人,就是你提供的担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你号称有担保,很多网站很多机构说我提供担保,我提供刚性兑付,所有的这些说法实际上都做不到。”王征宇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王征宇认为“去担保化”恰好是为了保护和教育投资者,打破投资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很多P2P机构通过投资担保,对投资人不仅没有做教育,而且推波助澜,更加加剧了投资人信息的扭曲,让投资人误以为投资是有保证的。“通过去担保化的操作和要求,把那些胡乱承诺、胡说八道的机构驱逐出这个市场。”王征宇强调道。
但监管层已明确“P2P平台不得提供担保”,探索“去担保”的道路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风口浪尖的红岭创投取消“本金担保”的宣传,引入行业通行的风险准备金;陆金所采用投资分散化策略,推出无担保“裸奔”产品;更多的平台尝试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而最近宜信与国寿财险北分达成合作协议,由中航信托发行信托产品为宜信的客户提供贷款,被市场解读为“去担保化”的尝试。但受到市场质疑该举措实质仍为平台担保,覆盖较低。
“过去8年,宜信采用还款风险金和小额分散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因此谈不上去担保化。引入保险是国家鼓励的金融创新实践,我们和包括中国人寿[0.53% 资金 研报]、中航信托等在内的合作伙伴积极尝试、摸索这一创新的模式。”宜信对外负责人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而另一个保障P2P投资者资金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是第三方资金托管。即资金流运行在第三方资金托管公司,而不经过平台账户。从而避免了平台恶意挪用交易资金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即使跑路了也卷不了款。
有魄力做资金托管的P2P公司还是少数,因为这意味着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和注册流程复杂。但为了“取信”投资者,很多公司便滥竽充数。比如用支付宝、理财通的第三方支付功能来冒充第三方资金托管功能。其实,业内真正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有汇付天下、宝付、国付宝等。
据一位P2P行业从业人员爆料,要弄清楚该平台在资金托管方面上是否存在虚假嫌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亲手注册该平台,注册平台账号后,看是否还要求你注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号。若注册平台账号后就可投资,那么该平台100%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而页面宣传的当然都是虚假的。
但无论怎样,P2P仍在高速发展。
“第一,未来P2P行业的准入门槛会提高,现在的P2P基本没有什么门槛,只需要几万元进行前期的平台构建就可以上线,不需要进行法律上的报备等;第二,平台收益率会下降,现在很多P2P平台在10%以上,甚至20%多。另外,平台的运营成本会增加,因为风控加强、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和第三方担保机构等导致成本上升,收益率就会下降;第三,未来小平台难以生存,因为门槛提高,因为很多平台就是冲着做几个大单然后跑路的目标去的。”钱海利这样判断道。
若监管的方案落地,洗牌将正式开始,裸泳者也将逐渐浮出水面。
- 非法P2P平台5个月吸金上亿 经营者赚够便宣告倒闭(2014-09-01)
- 两成平台收益超30% 监管层再提P2P收费机制(2014-08-28)
- 银行系正规军加入P2P战局 淘金仍需火眼金睛(2014-08-27)
- 余额宝“兄弟”招财宝面世阿里系搅局P2P(2014-08-26)
- 信用保险担保P2P违约:想做“荆棘鸟”不容易(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