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网贷平台野蛮生长 跑路多多急需监管

http://www.e23.cn2014-09-19中国青年报

    摘  要:互联网金融大潮下,网络贷款平台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然而,由于长期缺失监管,这个行业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互联网金融大潮下,网络贷款平台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然而,由于长期缺失监管,这个行业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跑路、资金链断裂或倒闭等现象频频出现。据统计,每天有两三家平台诞生,而每两三天又有平台死亡。不少业内人士比喻,“网贷平台的不健康发展就像韭菜,长得快割得快,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

  在跑路的网贷平台中,不乏众多花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就建立起来的诈骗型平台。对于P2P投资者来说,如何避免撞上有跑路势头的诈骗平台,无疑是最大的难题。

  网贷平台,跑路多多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在中国狂飙突进。

  8月2日,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上,新华社旗下《金融世界》、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将超过3000亿元。

  P2P网贷业务为何这么火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监管不到位,进入门槛低;二是民间资本汹涌,投资渠道太少;三是小微企业借贷难,融资渠道太窄。

  当双方都有需求的时候,P2P撮合平台就出现了。P2P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撮合平台,借钱的人和出借的人在这里汇合,各取所需,达到交易匹配的功能。

  尽管P2P网络贷款这种普惠金融让许多人受益,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监管政策不明确,业务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在P2P网贷交易量迅速膨胀的同时,风险也开始显现。去年,P2P企业出现倒闭潮,老板“跑路”的新闻屡见报端。

  “P2P现在是站在油锅上的行业,很火很热,市场空间很大,但殊不知P2P借贷经营的是‘风险’,稍有差池,万劫不复。现在每天都有三五家平台上线,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到半年就销声匿迹或是奄奄一息。”银客网总裁林恩民说。

  从2012年末优易贷跑路,到近期旺旺贷涉嫌诈骗跑路,P2P行业已经爆发了好几轮跑路潮。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共有55家平台因跑路、提现困难或运营不善而关闭。去年10月以来,几乎平均每天就有1家平台陷入资金链断裂或倒闭状态。8月新上线平台北京龙华贷更是只上线一天便“跑路”了。

  据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介绍,截至7月份,可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实际跑路的有150家,去年以来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六七家P2P平台跑路。

  无论机构还是官方数据,都显示出P2P的高风险。但P2P投资者的热情却不降反增,P2P的交易量也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P2P网贷市场相较第一季度有明显增长,行业交易规模达381亿元,环比增长26%。

  “高收益产品是网贷行业的突出特征,目前P2P产品的平均回报率在17%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理财渠道。”一位网贷平台的负责人表示。

  资金托管的猫腻

  自2007年“拍拍贷”把P2P模式引入中国内地,已历经7年发展,但由于监管的缺失,行业发展一直饱受争议。

  P2P网贷平台在交易上主要起信息中介作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很难避免,“跑路”成了P2P的重要“灾害”。

在P2P投资中,资金托管是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却很少有平台会这样做。一位长期从事网贷业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旦做了资金托管,一些不能动用投资者资金的平台在运营上就会受到资金的根本性制约,在注册流程上比别的平台复杂繁琐,成本提高导致利润摊保于是,很多平台在页面上打着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旗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