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150机构名单解密:谁稳获IPO认购额度?
摘 要: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创造了很多神话,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让无数普通员工一夜变身富豪、改写了中国和日本富豪榜排名,唯独没能让中国的打新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创造了很多神话,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让无数普通员工一夜变身富豪、改写了中国和日本富豪榜排名,唯独没能让中国的打新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这次拿到股份的大多是欧美机构,其中又以美国机构最多,其次是亚洲有选择性的大型机构。”接近阿里巴巴上市安排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
阿里巴巴的IPO吸引了约1700个机构参与认购,超额认购14倍,不少美国大规模的长线基金成为最大赢家,而中国内地一些以“打新”为卖点的机构则颗粒无收。上述人士透露,榜上有名的美国机构包括富达(Fidelity)、贝莱德(Blackrock)等,而亚洲则以香港和新加坡机构为主,包括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
“很多所谓的打新基金都是刚成立的,对于承销团队来说,压根都没听过。”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承销团人士表示,在美国这类成熟市场,也根本没有“打新”一说。
顶级机构名单
阿里巴巴的“控制欲”体现在IPO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从合伙人制度、上市地,到承销团角色的分配和投资者的选择。
“阿里巴巴很清楚自己要怎样的投资者,在过去几次融资过程中,包括雅虎回购股票和股权、可转债融资等,已经对欧美投资者群体非常了解,在3个月前就已经定好了150个欧美最好的机构投资者的名单。”前述承销团人士表示,这150个机构也是承销团首先要重点接触的对象。
与之相比,中国内地的一些“打新”基金则是在阿里巴巴上市前不久才成立的新基金,既不属于与阿里巴巴已有深交的机构,对于负责承销的团队来说,这些历史短暂的中国基金也是闻所未闻。
有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前25大机构客户分配到的股份占配售股份的50%,而总计前100大机构客户分配到的股份占83%,剩余大约750个机构账户瓜分剩余17%的发售股份。
“这150个机构中,最终有145个机构获得股份,另外,阿里巴巴还在路演中见了60多个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也基本都有斩获,成功率非常高。”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散户最终分到约10亿美元的股份,占比约10%。
“在路演中见过的机构基本都有收获,只有少数机构在价格上调后,因为认购价格限制而没能分到股份。”上述了解上市安排的人士表示,对阿里巴巴而言,路演中见面的机构显然有优先权,那些没有在路演中见过的机构则根本没机会拿到股份。
不过,中国内地机构也并非全军覆没。该人士进一步透露,中国的一些机构通过阿里巴巴的管理层也直接拿到一些“亲友股”,这其中包括某些中国企业、保险公司以及个人,但配给这部分投资者的股份数量并不多,加之投资者数量众多,每个投资者分到的股份并不多。
“对阿里巴巴来说,现在要250亿美元虽然已经很大(融资)规模,但他的想法是以后可能还需要更多。锁定期结束后,股东出售股份需要有人接,因此一定要找到实力强大、又对公司本身有浓厚兴趣的投资者,能够与公司互相沟通、支持管理层。”前述承销团人士指出,当大部分股东都是大规模的长线基金时,为阿里巴巴日后再融资铺平道路。
由于美国并无香港市场的基石投资者概念,机构投资者获得股份后一般无锁定期。但原始股则设有锁定期。阿里巴巴最后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管理层、软银、合伙人以及其他股东面临90天至一年期限不等的锁定期。其中,部分机构投资者面临180天的锁定期,这些投资者合计持有约3.16亿股,持股比例约12.8%。
香港故事:散户当家
而如果当初阿里巴巴选择香
- 阿里IPO一票难求:嘉实意外折戟 组团打新遇冷(2014-09-23)
- 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收盘价93.89美元 大涨38.07%(2014-09-22)
- 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涨38.07% 市值2314亿美元(2014-09-20)
- 阿里巴巴今港路演 传股价提高一成(2014-09-15)
- 阿里巴巴推招财宝抢滩P2P 不像产品更像是金融超市(20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