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凶猛”入市 “最大金主”拥抱A股
摘 要:“小张啊,下一期那个理财产品我就不继续买了,和几个朋友商量好了,留着钱准备一块儿打新股呢。”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投资者许阿姨挂断了电话,电话那头是她熟悉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此时此刻的许阿姨,心里正紧锣密鼓地盘算着其他几笔银行理财产品的钱什么时候到期、打新股之前能凑到多少……
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银行理财对居民存款的取代仍将持续。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万亿元,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新增理财规模在20万亿元以上。按照35%配置非标、60%配置债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万亿元新增理财就会带来12万亿元新增债券投资需求、1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而当前每年净新增债券发行仅在5万亿元左右,股票发行不到5000亿元。这远远不能满足银行理财未来的投资需求。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调,凸显了蓝筹股吸引力的提升。资金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种,随着降息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这部分资金将有望进入股票市场。
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称“银行理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金主”。分析称,今年3季度,银行体系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原因在于银行理财的爆炸式增长。对老百姓而言,银行理财的性质与银行存款完全一样,但提供的收益率几乎是存款的一倍,而且其预期收益率几乎都可以兑现,因而理财对银行存款具有“无与伦比”的替代性。去年年底,银行理财规模达到10万亿,占存款的比例超过10%,意味着经过几年普及之后,银行理财对存款的替代进入到了加速期,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余额的年均增速超过50%,每个季度的增量都在2万亿左右。
海通证券认为,无论股市和债市,未来的最大金主都可能来自银行理财。对股市而言,在银行理财崛起的模式下,分红收益率极其重要。目前,无论股市和债市的分红收益率水平相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均处于基本合理的状态。未来行情的启动需要进一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而银行理财的发展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的增量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5%左右的理财收益率会逐渐向3%左右存款利率接轨,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逐渐进入“4%时代”。
“驭牛术”有待股市调结构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股债双牛”行情有望延续,“快牛”将变为“慢牛”。多家机构预期,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放松趋势料将延续,另一方面,未来降低融资成本更多要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而这又需要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仍会继续扩张,理财收益率将持续下降,为资本市场提供动力。
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判断上,海通证券认为,货币放松或延迟到IPO大量发行或注册制启动之后,而非无限期延迟。目前,居民储蓄正源源不断从存款转化为理财,而过去银行用存款发放贷款,但今年银行由于存款稀缺,新增存贷比超过140%,导致贷款意愿严重下降。而在银行理财的模式下,其资金只有35%以内流向贷款(非标),其余65%以上都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大部分是债券,但也通过保本策略进入到股市。央行出台政策之后,资金流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资金从理财流向资本市场,可以降低债券收益率,推高股市,但不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未来若希望货币政策重新奏效,最核心的是要打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研报认为,上周公司债注册制启动,意味着债券市场已与实体经济打通,而下一步则应该启动股市IPO注册制,将股市与实体经济打通。而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恢复之后,“央行再放水就成为水到渠成”,可以为股票IPO以及公司债的发行保驾护航,助推中国直接融资的发展。
有市场人士认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练就行之有效的“驭牛术”,需要从多个方面关注股市的变动。趋势
- 谨防A股“疯牛”风险 杠杆炒股者或一夜破产(2014-12-10)
- 上周近60万新股民开户进场 创64个月新高(2014-12-10)
- 安邦保险A股投资路径:狂揽银行地产 目前持9家A股(2014-12-10)
- 9日超170只个股跌停 A股大跌暂别“3时代”(2014-12-10)
- A股时隔15年再现“5.19”行情 分析称牛市刚开始(201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