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散户大王斗庄家:这些企业国家不可能让它们倒闭

http://www.e23.cn2014-12-30中国证券报

    摘  要:若不是期货圈的人,一般人真看不出傅海棠是做期货的,但也看不出他是农民出身。

  若不是期货圈的人,一般人真看不出傅海棠是做期货的,但也看不出他是农民出身。

  傅海棠,并不是第一代期货人,他在中国期货业整顿之后,用养猪、做小生意赚来的30万元,花了近十年时间发家,但真正赚到1个多亿,只花了1年多的时间,在那之前数百万元债务缠身。

  十七八年前,他还在山东一个小村庄养猪。岁末冬初,在上海延中绿地的一幢英式三层花园洋房里,半正式半休闲打扮的傅海棠一边喝着茶,一边讲述他的过往,从养猪到大蒜,从内心的欲望到犯错误,不吝翻开心扉,剖析自己。

  今年炒股收益将近翻倍

  2014年,傅海棠自己也没想到,第一年投资股票居然能翻倍,期货投资却近乎“腰斩”。

  今年4月份,宝钢股份股价一股还不到4元时,傅海棠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召唤。他几乎拿出自己一半的身价,砸进去。除了宝钢股份,还包括另一只股票——大同煤业 .

  以前,傅海棠从未碰过股票。农民出身的他,曾养过猪,种过棉花、大蒜,做过小生意,到2000年才开始步入期货市场,说早也不早,说晚也不晚。

  今年,傅海棠在股市投入了5000万元,年底收益已差不多翻倍。之所以重仓进场做股票,并非他预测到年底会有大行情 .

  “2013年6月份,钱荒以来,从那个时候到今年4月份,很多蓝筹股还是继续跌,很多都跌破净资产,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就具备了很大的价值。”傅海棠说,进入股市就和以前做大蒜电子盘一样,这次机会如果错过,就可能是百年不遇。

  时间回到2009年3月,当时期货还被认为是洪水猛兽。傅海棠从账户里的20万元中拿出5万元,投资了寿光大蒜电子盘。大蒜电子盘类似于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和期货差不多,只是保证金略高(为20%)。傅海棠建仓(买多)时大蒜840元左右一吨,出现浮盈后又加仓,最后做大蒜的资金有20万元。

  傅海棠有100%的信心——大蒜肯定会涨价。由于寿光电子盘宣布破产,他辗转到另一个大蒜电子盘,最后一共赚了近600万元。按其说法,这是历史不遇的大行情,空头根本就撑不住,不仅仅是傅海棠,很多人都在电子盘里赚到了钱。

  不过,那时候并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大蒜价格会涨,因为当时社会库存高,冷库陈蒜相当于大蒜主产区一年的产量,而且大蒜加工副产品库存也足够消耗三年。

  当时,电子盘多数是坐庄的,透明度几乎不能和证券、期货相比。在做大蒜电子盘时,其实傅海棠已经负债累累,很多债还是2000年欠下的,“借的钱都是按复利计算,当时负债大概300万元左右”。那么,当时他为什么还敢拿出5万元往电子盘里面冲呢?基于两个判断,一是物极必反,暴涨之前市场都是不知道的,二是基于对大蒜的了解和调查,播种面积急剧下滑近30%。

  “还兴吃吗?兴吃就得涨,价钱不可能一直低于种植成本,否则就得绝了。”傅海棠兴奋地说道,今年选股也选的是最倒霉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银行、房地产,但不选可能会倒闭的企业,“宝钢股份、中国神华 、大同煤业,这些企业国家不可能让它们倒闭的,再说,大盘蓝筹股,又便宜,还是板块龙头,我没有做过股票,也不懂,但我懂价值,电视、报纸都在宣传什么股票跌破净资产多少多少,我几乎抄了大底”。

  他说,股票没有杠杆,比期货省心多了,从四月份以来一直持有着。

  散户要和大势站在一边

  傅海棠的投资风格,应当归类于基本面派,属于价值型投资者。

俗话说,大道至简。在市场里,常常可以听到期货大佬们“布道”,傅海棠也常说“天道就是市场”,其所谓的道,即规律、大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