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收单没赚头 第三方支付触网求生
摘 要:12月26日,银联正式下发《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这份新5号文号称“史上最严”,而此前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违规被罚。
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大事连连。
12月26日,银联正式下发《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这份新5号文号称“史上最严”,而此前已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违规被罚。
12月28日,因被央视曝光违规发展商户,一家深圳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被央行“暂时收回牌照”,这是牌照监管3年多来首个收回牌照的案例。
“行业环境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变了,监管越来越严,竞争者越来越多,不转型就是等死了。”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如此向记者感叹。
在经历了3年的疯狂扩张之后,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暴露了诸多的乱象,监管机构重拳整治。更为关键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支付业务变成微利,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集体转型。
12月26日,万达宣布战略投资快钱,一直自我打拼做到行业第四名的快钱,傍上了一个有实力的“干爹”,进军互联网金融、O2O已板上钉钉。同日,汇付天下宣布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理财路上再通一关。
企业违规引央行收回牌照
2011年之前,支付业还是只有支付宝、汇付天下、快钱、银联商务等几家大巨头的行业,但从央行2011年发牌算起,短短三年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近300家,其中一般以上有POS收单业务。
所谓POS收单业务,就是寻找商家给其安装POS机,引导其刷卡收款并从中获得手续费。在2012、2013年,POS收单业务成为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最主要的业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超过50%的收入来自于POS收单。
为了争夺市场,行业乱象频现。
来自银联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确认违规商户46936户,占活动商户的5.84%,与2013年底相比,违规商户的增长已翻三倍;在46万违规商户中,有77%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余来自银行类机构。
违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套码以进行费率套利,甚至不惜伪造一切所需文件、售卖银行的交易通道、随意出售POS机,而POS机是信用卡套现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央行在今年年初开始整肃POS收单行业。今年4月1日,八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叫停收单业务拓新,此后相关公司表态将积极整治,只是5个月后,又出现了新罚单。
12月26日,银联正式下发《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 据了解,新五号文执行力度是之前的2—5倍,对部分严重违规的行为不再给予整改期。12月28日,因被央视曝光违规发展商户,一家深圳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被央行“暂时收回牌照”,这是牌照监管3年多来首个收回牌照的案例。
恶性竞争致传统支付不挣钱?
“央行和银联整治收单市场的决心可见一斑。2014年是中国POS行业有史以来罚款涉及面最广,罚款金额最多的一年。POS行业即将迎来大改革,这是行业的进步,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一位支付圈内人士如此评价。
一位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对于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来讲,单纯的支付平台,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恶性竞争带来的一个最明显结果就是:大家都没钱赚。
“你的费率是1%,我就做0.9%,这样的案例到处可见。”该人士表示,对现有市场份额争夺激烈,大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至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企业诉诸于削价竞销。此外,POS行业增长缓慢,虽然农村市场是潜力市场,但是还处于培育阶段,小企业没那个实力去农村刷墙,行业产品大量过剩。
“切机”就是恶性竞争的结果。丰台花乡一家超市的老板告诉记者,之前有自称是某支付公司的人说要帮他升级POS机,这样刷卡
- POS收单乱象丛生 第三方支付需严审代理商资质(2014-08-11)
- 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漏洞 收买冒用信用卡成财路(2014-12-17)
- 银联叫停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连 要求年底完成迁移(2014-11-20)
- 银联叫停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连 要求年底完成迁移(2014-11-20)
- 不惧高油耗 绅宝D50如期“供暖”(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