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梺体中文

打车软件受资本青睐 "不差钱"难解决用户需求

http://www.e23.cn2015-01-06中国经济网

    摘  要:2014年7月,快的打车推出了一号专车服务。不到一个月,滴滴又推出了滴滴专车。近半年来,两家公司将同样的“补贴戏码”用在了专车的竞争上。而撑起大手笔补贴的背后,依然是资本的狂热。

端写字楼内投放大量广告,并发放大额红包吸引新注册用户。例如,滴滴专车给用户发出“60元代金券大礼包”,一号专车则只要用户绑定信用卡便可送60元代金券。

  为了更快打开市场,快的打车除了推出专门的“一号专车”客户端外,还在原快的打车客户端中增加了“专车”服务。显然,此举可以使快的打车之前积累的大量用户和流量,更加便捷地导至专车服务。

  快的公司相关人士称,“一号专车”是通过与国内数百家大中型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合作来提供服务,除了租车公司自带的司机外,其他司机都由劳务公司派遣至快的,并经过培训提供统一的服务流程。“专车服务目前还处于抢夺市场份额的阶段,补贴肯定还是会有。这项业务可以加大公司的现金流,我们和租车公司、司机三方分成。”

  经过半年多粗放式增长,专车服务获得了大量用户,但也遭遇了诸多质疑,除了“黑车”混入之外,其服务质量也在下降。近日,记者在上海市内体验发现,“一号专车”部分司机已不再像此前周到准时。一名王姓司机透露,现在每天都能接到10多单活,且不需要费太多精力。“我现在不愿意接长途,让我跑一趟机场几十公里也就一二百元。还不如集中在静安寺、南京西路这一带专门接短途的活,保底五十元起,比长途划算多了。”

  不过,他还告诉记者,快的对于专车司机也会人工分配一些订单,并非司机随意选择。“如果派到了不想去的地方,我也会主动跟乘客说我堵车在路上过不来,一般不愿意等的乘客就会自动取消订单。”

  因此,有用户反映,专车服务除非提前预约,临时用车的用户也很难获得接单,且司机服务良莠不齐。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认为,目前的专车服务还处于推广阶段,线下市场本身又很难统一规则,出现上述问题也很正常。“即便发展两三年后,这种现象依然难以杜绝,线上平台对线下的掌控和整合能力还远远不够。”

  不能永远靠烧钱抢用户

  即便问题频出,却依然阻挡不了打车软件市场的迅速壮大。易观国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4.4%、44.9%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2014年第2季度,中国在线租车市场规模达39.8亿元,环比增长22.5%。

  近日有知情人士称,快的打车也获得了新一轮8亿美元融资。但前述快的人士对这一金额并未确定。“融资的事情应该从2014年上半年就开始谈了,肯定是有资金进来的。”

  毋庸置疑,打车软件行业已经变得炙手可热,BAT三大巨头在打车软件上已经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不差钱”成为行业的共性,但是否有钱就能做好在线出行平台呢?

  分析人士称,Uber体验还不如国内打车软件,本土化做得还不够,Uber车也不是很多,区域化问题也较为明显。“Uber在美国采用的是私家车加入模式,而国内的打车软件在这方面有严格规定,只能由出租车和租赁公司提供服务。所以,未来的竞争还是集中在快的和滴滴两家公司。”

  朱正煜表示,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如何在砸钱补贴之外还能获得用户黏度是眼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可能永远靠烧钱去抢用户,这个逻辑说不过去。既然用户规模相当,他们可以比拼车辆资源和运营能力。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限购,租车公司能够提供服务的车辆数都是有限的,而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大,这无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