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佳兆业140亿债务危局迫近:部分信托本月到期

http://www.e23.cn2015-01-09第一财经日报

    摘  要: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正在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佳兆业”)困局。

  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正在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佳兆业”)困局。

  2014年11月下旬,佳兆业位于深圳的多项未售物业被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锁定房源,而佳兆业董事会原主席郭英成也在2014年12月10日辞职,并触发一项融资违约条款,其债务危机由此引发。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多方调查得知,迄今为止,与佳兆业存在往来的金融机构至少多达11家,所涉资金规模合计约140亿元,其中近半是信托融资,金额70亿元左右,涉及5家信托公司,且部分信托将在近期集中到期,而最近的一笔到期日就在本月。

  最为迫切的是,1月8日,佳兆业需要为一笔5亿美元票据支付约2600万美元利息,尚不知能否如约支付。

  如何处置到期借款,在回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佳兆业相关人士未予正面回应。而在此之前,佳兆业已经出现融资违约,并被合作方要求退回款项。有分析认为,这将使佳兆业的资金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也使得相关金融机构面临不小的风险。

  11家金融机构涉140亿元债务

  1月7日晚间,突然有消息称,从当天开始,包括银行在内的至少3家金融机构,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要求查封佳兆业在深圳的部分资产。

  “具体以公告为准,作为上市公司,现在说其他的,似乎都不太负责任。”1月8日,佳兆业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不过,截至记者发稿,佳兆业尚未发布有关公告。

  而就在1月8日晚间,本报记者从消息人事处获悉,目前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佳兆业在深圳资产的金融机构,已经不止3家,其中一家城商行申请的财产保全总额,就达到30亿元。

  根据佳兆业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披露,在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中,有6家银行。截至2014年6月30日,佳兆业共有72.26亿元银行贷款。

  而受到波及的金融机构,远非上述6家银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卷入其中的金融机构,可能至少有11家,涉及金额或达到140亿元左右。

  除了银行贷款,作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房企,在此次危机爆发前,佳兆业一向是信托公司争抢的对象。从2013年开始,先后共计有近十家信托公司与佳兆业合作。迄今为止,这些向佳兆业提供融资的信托公司中,至少尚有5家的产品处于存续期,而且总金额达到70亿元左右,与银行贷款规模相当。

  相较于银行贷款,佳兆业的信托融资规模亦不小。而在上述信托公司中,又以平安信托涉及资金规模最大。2014年4月和10月,平安信托通过两款信托计划,共计向佳兆业融资近29亿元。

  网站信息显示,2014年4月22日,平安信托发行“平安财富·翔园1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翔园17号”),募集规模25.1亿元,其中A类金额25亿元,期限9个月,预期年化收益8.8%;B类金额0.1亿元,预期收益9%,期限1年,融资方为佳兆业子公司佳兆业商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佳兆业商业集团”),资金用途为补充日常运营支出,佳兆业及佳兆业商业集团提供本息偿还连带责任担保。

  此外,2014年10月,平安信托还通过“平安财富·佳誉23号三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大连佳兆业中心项目发放3.43亿元信托贷款,期限1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9.6%,用于项目后续开发。

  除了平安信托,华润深国投、外贸信托、爱建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亦在2014年向佳兆业提供资金支持,总规模亦达数十亿元。

2014年6月,华润深国投曾发行“鼎新130号”、“鼎新131号”两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佳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