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ETF期权2月9日上市 A股迎来股票期权时代
摘 要:1月9日盘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前已经批准上证所开展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批复品种为上证50ETF期权,该期权将于2月9日正式上市。
1月9日盘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前已经批准上证所开展股票期权交易试点,批复品种为上证50ETF期权,该期权将于2月9日正式上市。
随着上证50ETF期权试点进入倒计时,A股也将迎来股票期权时代。在专业人士看来,相比于三年前谢幕的权证,股票期权时代的来临,期权的推出短期可能造成有限波动,长期而言是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将使国内市场更加成熟。
从权证到期权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相比三年前的权证,股市已经硝烟弥漫,再给配权证这样既老式又不好使的武器,这仗可怎么打?权证为何不受待见,下述两个历史时刻可见一斑。
2007年6月22日,是盐湖钾肥认沽权证的最后交易日,权证行权价格15.1元,纸面上看认沽权证在手,卖股无忧:持有人如果选择行权,发行人就必须以15.1元买入盐湖钾肥的正股,不愿买也得买。
但是,盐湖钾肥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47元,由于涨跌幅的限制,盐湖钾肥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跌到15.1元以下,权证实际上已是废纸一张。投资者如果买了权证,就需要把能卖40多元一股的股票以15.1元的价格卖给发行人,只能说是“有钱任性”了。
不差钱的投资者也的确造就了“废纸逆袭”的历史奇观:当日该认沽权证开盘价高达0.42元,盘中甚至最高涨至1元,最终收盘也还能卖出1毛多钱。爆炒废纸背后固然有投资者不理性的因素在,但更凸显了权证设计上的缺陷:创设供给量有限。
海通证券研究所高道德、朱剑涛表示:“权证的发行方只能是上市公司或者有资质的券商,发行上市规模有限,虽然券商可以后续创设权证,但是创设过程耗时,创设规模受券商资本金限制。”
除了数量有限,权证的行权价格也极为有限。2007年7月招商银行的股价在20元以上,此时券商创设的认沽权证行权价5.65元。这与一年前该权证刚上市价格相同。
在专业人士看来,并不是5.65元的行权价不合理,而是创设规则本身:“创设是指权证上市交易后,有资格的机构发行与原有权证条款完全一致的权证的行为。”受该规则限制,权证行权价无法与时俱进,而一个极度虚值的权证也失去了对冲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沦为对赌的工具。
A股迎股票期权时代
与权证相比反观期权,期权兼具权证的好处,两者均能赋予投资者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卖标的的权利,均实行T+0交易,交易的印花税也都不用交,而且上述权证的两大缺陷在期权身上不复存在,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首先,不仅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是期权的“供应商”。期权交易里投资者只要满足一定资产门槛,完成相关知识测试获取三级交易权限后就可以进行保证金卖出开仓。
结合当年盐湖钾肥认沽权证的例子,如果还有土豪愿意行使花1块钱“买47元一股的股票卖15.1元”这种权利,投资者可以交纳权利金开出一张期权给这个土豪,随后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土豪不行权,投资者收获1块钱的权利金;二是土豪继续任性选择行权,投资者“必须”以15.1元买入土豪手上的股票,转手二级市场40多元卖出。
当众多投资者加入卖出开仓行列时,市场竞争将使得虚高的期权价格归零,爆炒废纸的故事在期权时代将很难重演。
其次,行权价也不再受限“与原有权证条款完全一致”,交易所会在股价附加加挂不同行权价的合约,价外期权(虚值)、价内期权(实值)均有,确保对冲功能。不同于当年招行认沽权证几乎没有对冲作用,期权的对冲功能令众多机构翘首以待。
以海外对冲基金为例,在锁定现货利
- 两日点差400点冷暖 融资客自曝“追涨杀跌”(2014-12-12)
- 上证报揭秘IPO:政府官员入股 隐性成本上亿(2013-12-25)
- 上证所拟节后试点国债预发行 收益率申报±75基点(2013-09-26)
- 上证指数连收七周阳 结构性行情持续发酵(2013-09-09)
- 经济转型孕育下半年投资机会(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