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拆解中信系PPP模式:集团联动 银行主导资金字号
摘 要:“下一步,中信PPP联合体将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共同为各类PPP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步,中信PPP联合体将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共同为各类PPP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称。
银行的PPP机遇
2013年底,国家审计署公布地方债务审计报告,其中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共约20.70万亿元,其中86.7%的债务资金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教科文卫、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
这对各级政府来说,已经形成了越来越大、难以消化的债务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变革传统基建融资模式,建立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风险可控的新兴融资模式越发的必要和紧迫。
对于银行业来说,PPP模式才刚刚开始。
在业内看来,未来,PPP模式有望取代地方融资平台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流融资模式,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开辟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的新渠道。
上述中信银行机构业务部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称,“从宏观政策上讲,未来,很可能就没有地方平台的概念。三年以后,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领域,PPP模式必定占比超过50%,PPP模式必然成为基础建设、公共产品的主流模式。”
据记者多方了解,由于财政部的首批试点项目刚刚落地,绝大部分银行还并未有相关项目落地。除了中信银行外,国开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也对记者表示称,正在积极地做相关的业务准备,包括洽谈一些PPP项目等。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融资主体从地方融资平台和大型国企变为项目公司,还款来源从财税收入、土地收入变为经营收入,需要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盈利水平,对银行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项目管理、抵押担保、还款来源等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分析。
在杨驰看来,银行可以从传统的贷款提供商向资金组织商转型,更多地承担融资方案设计、项目协调沟通、信用增级等职能。
“原来提供给基础设施、公共产品项目的贷款,银行可能主要看地方政府的实力,而现在就要看项目公司的营运能力和项目自身的现金流,评价风险要更为谨慎专业。”上述中信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分析。
据记者了解,近期,中信银行内部也正在拟定“中信银行版”的PPP模式操作指南、并制定行内配套的信贷政策,创新融资管理方式和融资产品,以更好地匹配未来越来越多的PPP项目需求。
- 中信银行授信余额过万亿(2015-01-30)
- 中信银行携手百度试水网络社区服务(2015-01-30)
- 薪金煲客户享受更多“降息”优惠(2015-01-30)
- 中信薪金煲让您轻松理财日日加薪字号(2015-01-30)
- 中信银行“房抵贷”产品实现一站式消费金融服务字号(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