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如何影响家庭理财 信托炒股靠不靠谱?
摘 要:信托理财作为高端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资金稳定性高、投资范围广、信托财产独立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大量投资者青睐,也吸引了部分高净资产家庭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渠道。
信托理财作为高端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资金稳定性高、投资范围广、信托财产独立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大量投资者青睐,也吸引了部分高净资产家庭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渠道。信托投资的优势如何发挥?投资股市的信托能不能买?如何通过信托理财来实现家族财富的传承?本报记者采写了系列报道。
伴随着沪指去年全年累计上涨52.87%,沪深两市日成交量屡次突破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这反映出A股市场的走牛,离不开大批增量资金的进入。作为银行理财资金间接入市的融资通道,伞形信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背后,也折射出信托行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杠杆资金的入市渠道
“目前,资金通过信托渠道进入股市的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阳光私募’模式,二是单一账户的结构化信托模式,三是‘伞形信托’。相比前两种模式,伞形信托是近期信托资金涌入A股的最大通道。”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岚表示,目前伞形信托入市的存量规模估计在3000亿元左右。
“伞形信托通常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收益权,获取优先固定收益;融资客户认购劣后级收益权,并根据证券投资信托投资表现,获取剩余部分收益。”百瑞信托研究员王力航介绍说。
与融资融券相比,伞形信托入市的优势更为明显。目前伞形信托的杠杆率最高可达3∶1,而融资融券的杠杆率多为1∶1。由于伞形信托的优先级多来自银行理财资金,其配资成本也比融资融券低。此外,伞形信托可投资于股票、场内封闭式基金、债券,范围更广泛。
“实际上,伞形信托在过去几年已经存在,但由于此前股市长期低迷,银行对于此类业务兴趣并不太大。2014年下半年A股转暖,一些银行开始力推此类业务。”欧阳岚说。
但杠杆资金大量入市,也加剧了市场波动和风险。1月27日,市场传闻部分银行收紧伞形信托,沪指盘中大幅跳水,金融板块一度跌幅达4%。王力航表示,目前,伞形信托的存量规模与超过1万亿元的“两融”规模相比还较小,难以直接对股市造成巨大影响,但伞形信托规模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股市的上涨与伞形信托规模的增长,是一个相互强化的过程。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资金信托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规模(按投向统计)为1.84万亿元,占比为14.18%,较之2013年末,同比增加3.83个百分点。
“资金信托对证券投资占比的提升,主要缘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显现,以及资产配置需求多元化等市场因素。”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表示,信托公司以其“多方式运用、跨市场配置”的灵活经营体制,能根据政策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信托财产的配置领域,因此更受相应投资者青睐。
结构优化进行时
与银行、保险、券商和基金等不同,信托具备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市场领域的制度优势,拥有股权、债权及多种形式灵活的运用方式。截至2014年末,13.04万亿元的资金信托主要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和房地产5大领域。其中,投向实体经济部门(包括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的占比为70.60%。
虽然信托资金投向以实体经济为主,但本轮伞形信托资金大举入市也折射出了信托内部结构的变化。“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地方债务风险显现和房地产中长期风险暴露增加等影响,资金信托对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配置呈减少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资金信托对金融机构、证券投资的配置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周小明说。
- "团购"信托屡禁不止 部分平台相关产品销售过亿(2015-02-06)
- 862亿房地产信托今年到期 行业系统性风险不会出现(2015-02-03)
- 信托业资产规模达13.98万亿 369笔项目存风险隐患(2015-02-02)
- 去年信托业人均利润301万元 首现负增长(2015-02-02)
- 300亿到期规模 中融信托压力高(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