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小铜壶中有大世界

http://www.e23.cn2015-03-11呼和浩特晚报

    摘  要:铜壶曾经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器物,其实越是我们身边的东西人们也容易忽视,殊不知,这小小的铜壶中也有大世界。

小铜壶

小铜壶

龙嘴大铜壶

龙嘴大铜壶

民国铜壶

民国铜壶

早期铜壶

早期铜壶

煮奶铜壶

煮奶铜壶

  铜壶曾经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器物,其实越是我们身边的东西人们也容易忽视,殊不知,这小小的铜壶中也有大世界。在漫长的历史中,铜壶的大小、造型、主要用途都有不小变化,尤其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铜制器皿更是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原本的铜壶渐渐淡出日常生活,走入收藏领域,今天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带您看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铜壶和铜壶背后的故事。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张秋焱

  龙嘴铜壶沏茶汤

  收藏品中含回忆

  “大铜壶里积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这大铜壶在老人的记忆中是和温暖的茶汤联系在一起的。“茶汤”相传源于明代,由天津、北京传到我市,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就连沏茶汤的大铜壶也逐渐成为了收藏品。

  市民李宏介绍说,过去沏茶汤一般用的是龙嘴大铜壶,这种铜壶的个头大,外观十分精美,是纯手工制作,全铜,一般龙嘴大铜壶可盛水40公斤。从一片铜打出一个壶,这需要经过上万次敲打才能成形,有的更多达10余万次。每一次锤打都是工匠与铜之间的对话,也因为这个对话造就了铜打壶的优美与隽永,这是工业化量产、模具制造永远无法追赶的气韵。铜壶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铜饰花纹,壶嘴和壶把的上方镶饰着一条铜龙,有的铜壶壶嘴饰一大龙头,壶把就是由一条龙构成,龙须、龙爪、龙鳞清晰可辨,龙嘴上伸出两根龙须尖端有两个红绒球,随着冲水的过程而不停颤动。冲茶汤时要先将黄米放入碗内,用热水调匀,然后用特制大铜壶里的开水冲入碗内,将其冲熟,撒上红糖就好。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要做起来就难了,那么大的壶,一手执碗、一手扶壶柄,开水一出壶口,正好注入碗内,要一气呵成,才能冲熟茶汤,水出得猛,会浇在自己手上,烫了自己,这里面全是功夫。

  牧区人离不开的铜壶和奶茶

  各式各样的铜壶在北方地区尤其多,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市民额尔敦提起牧区人家常见的铜壶时说:“大家都知道,牧区人都喜欢喝奶茶,这主要有三种因素导致。一是因为在牧区和高寒地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二是因为草原上的气候多为冬季寒冷,夏季干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第三是牧区的人口比城市稀少,各个居民点之间距离较远,外出放牧或办事,口渴时不容易找到饮料,离家前喝足奶茶,途中再吃些干粮,可以较长时间耐渴耐饿。”过去人们熬奶茶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奶茶的原料简单,茶和牛奶或羊奶,把砖茶捣碎以后,放入适量到铜壶里面,加水煮开,再放入适量的牛奶或羊奶,加少许食盐,奶茶就好了。而在牧区最常见的铜壶和人们印象中“矮胖”的水壶有一定差别,它的造型以长筒形最多见,壶身的一侧带有把手,可以悬挂在马鞍上,方便携带。时间一长壶的内侧就会留下和马鞍摩擦的痕迹。

  同样是铜壶,到了南方地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说成都有名的盖碗茶,沏茶时也要用铜壶。那种壶嘴长达一米多的大铜壶,在茶馆的堂倌们手中成了一种噱头,其随手间就把装满开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北方铜壶的造型更加突出实用性,你怎么玩也玩不出那种花样来。

除了这种大铜壶,还有不少小铜壶,有温酒的,也有沏茶的,这类铜壶的体型不大,有不少构造精巧的佳作,其中一些铜壶上篆刻有诗词、字画和花纹,主要是用于观赏,其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