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王亚伟谈A股长期价值投资:10年平均复合回报率22.7%

http://www.e23.cn2015-03-30中国网

    摘  要:2015中国(杭州)财富管理论坛于昨日举行,近年甚少在公开场合现身的“基金一哥”王亚伟出席并发表演讲,大谈A股长期价值投资概念以及他看好前景的原因等等。

合。这16种组合里,均价前1/4是大盘蓝筹股。得到的结论是,价值投资的结果是跑赢成长投资的。

  那么也是基本都是好于刚刚我们说到的“全国A股平均权重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指数,但是,如果你在这个基础上做价值投资,比那个收益率还要高。所以在市场战胜指数的基础上,这就是个更高的收益率。

  我们觉得,综合上述两点,长期的价值投资。可以给投资者创造非常高的回报的。

  那么,我们知道,投资里面有个估值回归法。说如果,看过去的两三年,可能价值型的投资表现是相对表现较落后的。但是呢,如果我们考虑到价值回归起作用,考虑到,长期的价值投资是要跑赢成长性的投资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未来两年,如果估值回归起作用,那么价值投资他会远远跑赢成长性投资,这点是需要关注的一点。

  那么既然说,价值投资那么好,大家感觉在A股是非主流,少数派?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我觉得中国市场历史上几方面的情况有关吧。第一个是,市场成熟度和投资者结构的问题。因为过去中国市场是个新兴的市场,那么新兴市场会有不断的新的投资者入市,新的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是很成熟,可能是一种追涨杀跌,心理素质不具备。

  这种情况下,价值投资并未有很好的环境,在散户化主导的市场,可能缺少长期投资者,而且会被炒作的资金利用,可能市场因为散户多的特点,市场投机氛围比较浓。可能相对而言,长期价值这种优势被掩盖了。

  还有一点,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不高。即使是机构投资者,真正能够做到长期投资的也非常少。机构投资者不等于长期投资。我们知道,比如说,公募基金每年都考核。一方面他们是相对的排名,另一方买呢,在这种排名的压力下,很难做到耐心、长期,包括保险机构。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非常有趣,很难长期价值主导 。

  那么第二个方面原因,上市公司层面,原来的股东治理结构并不是很完善。很多都是大股东独大,作为中小投资者,这是一个被动的投资,投资者如果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可能他们只有博弈的价值。实质上,是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而在成熟的市场,投资者可以参与公司的治理,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价值回归。如果有些企业真的是在市场上被价值低估,那么存在被收购的可能,把管理层换掉,完成价值投资。所以这种治理结构,导致价值投资很难得到估值的修复得到体现。所以说,价值陷阱比国外的更长,导致了价值投资难度更大一些。

  像国有企业也是一样的,管理层没有动力、要求去改变。即使公司被低估,和他没有之间关系。这些方面使得真正好的价值标的不多,价值投资也很难显现。

  第三方面,跟监管体制还是有关系的。原来市场不成熟,很多投机性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投资不是那么炫、不吸引眼球,这块投资者投资者容易被长期忽视。

  另外,注册制没有实施。那么整个情况下,导致股票供不应求,可能有些被高估而且长期高估,符合价值投资的标的大大减少。这也是大部分投资者困惑所在。另外,包括一些优质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导致了好的标的的流失。

  第四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原来避险手段的不足。其实,机构投资者本身就有避险的需求,在市场中找不到很好的满足,只有两条路走:1、不进入这个市场,因为无法控制风险。2、进入这个市场不可能做到长期,只是进进出出,早起做私募的都知道,可能他没有办法控制回撤,这是他的客观要求,哪怕持有沪深300,不看好的时候就杀出来。

像星石投资要做中国式的绝对回报,那么过去几年怎么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