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5000点加速出逃 A股证券化率超100%引担忧
摘 要: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自今年5月以来,A股无论是减持家数占比还是减持净额占比,都创下过去一年的新纪录。特别是大盘指数处于5000点左右的敏感点位上,产业资本减持速度更在进一步加快。
亿元以上至100亿元以下的公司还包括酒钢宏兴(600307.SH)、中国重工(601989.SH)、文峰股份(601010.SH)、万邦达(300055.SZ)、南钢股份(600282.SH)、紫金矿业(601899.SH),分别为83.9248亿元、83.5224亿元、75.0009亿元、68.6754亿元、65.6681亿元、52.4872亿元。
估值高企引产业资本加速出逃
“可以说,估值越高产业资本减持力度越加码,这一规律也再次得到验证,即企业的高层或大股东对自家企业的价值判断是外部人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个股绝对估值普遍过高或创历史最高纪录以及相对估值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对2015年从1月3日到6月12日所有增减持个股的研究发现,公司高管股东累计减持次数最多,共减持次数多达4282次。”对此,前述广证恒生分析师如是说。
统计表明,截至6月15日,上证综指当前市盈率大约为22倍,而就在数月之前,其市盈率还徘徊在9.6倍左右,这至少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深证成指市盈率为54倍左右,为MSCI(MSCI.N)新兴市场指数市盈率的4倍之多,创业板市盈率则高达128倍。
如今,A股证券化再次站上100%亦引来了泡沫何时破灭的担忧。历史数据还显示,上一次A股证券化率破百,是在2007年,总市值一度达32.71万亿元,一举奠定中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证券化率高达122%。不过疯狂之后,A股2008年惨跌一年,到当年年末,总市值回落至12.14万亿元,缩水近63%,且维持了7年的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汇金在5月末的一则减持公告更是将上证指数当天大幅砸落6.5%。根据港交所5月28日披露的公开信息,中央汇金于5月26日在A股场内减持工行和建行,金额分别为16.29亿和19.06亿元。汇金减持工行、建行前后的股份占比分别由46%降至45.89%、5.05%降至2.14%。
当天,沪指高开高走,再创7年新高,沪指最高达4986.50点,逼近5000点关口,午后受汇金减持四大行消息影响,权重股砸盘,题材股纷纷暴跌。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在汇金减持背后,市场化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汇金金融危机以来增持的银行股已经获得丰厚收益。以工商银行为例,此次汇金共减持4.26亿股,假设全部来自2011年到2013年的两轮增持,成本价以2011到2013年的均价4.09元计算,成交价为5月26日收盘价5.43元,则每股获利1.34元,总共获利5.71亿元,收益率33%。
此外,目前市场环境稳定向好,甚至过于疯狂的情况下,减持不仅不会扭转牛市格局,而且还可以起到风险警示作用,这也为汇金减持提供了客观条件。
管清友认为,市场之所以对汇金减持这样的消息变得越来越敏感,主要原因是基本面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使资产重配的牛市逻辑略微动摇。“随着中央加大稳增长的力度,地方投资情绪有所改观,政府信用开始分流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PPP项目近期在顶层法律规范和信息共享的推动下进入快车道。”管清友称。“同时,在货币宽松和需求低迷的双重合力下,银行间流动性极度宽松,再加上央行16日重启正回购,导致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减弱。”
而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嘉禾则强调,“目前,创业板小公司的估值是非常贵,基本上比2006年的泡沫最顶峰可能还贵了50%~100%,这个估值从长期来看肯定扛不住的。尽管小公司目前业绩高增长,从整体上来看,主要依靠高估值带来的高并购,并不是依靠内生动力,很多公司的收购是为了吸引市场的眼球,收了以后回头马上减持套现。”
- 产业资本高位频套现 两个月减持市值超去年全年(2015-06-16)
- 产业资本加速套现:A股重要股东前五月减持2955亿(2015-05-19)
- 产业资本增持护盘 相关个股值得关注(2015-05-14)
- 4月A股遭产业资本减持近800亿(2015-05-05)
- 产业资本逆市抄底 斥资近73亿元净增持63家公司(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