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股获大股东增持 数量市值超08年“熊尾”
摘 要:上市公司加入救市行列。数据显示,自6月15日至7月3日收盘,两市共有255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获重要股东增持,共计约7.83亿股,增持部分参考市值约为155.09亿元。
蓝筹股公司的增持潮全面铺开。此后A股市场从2008年11月起见底回升,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00%。
而在2008年10日1日-12月31日,共有170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增持金额总计24.3亿元。从趋势来看,虽然2011年的增持公司的数量不及2008年,但增持金额接近翻一番。
增持并不是“万能药”
但从实践来看,这种增持并不是万能,往往只是在大股东购买股票时,股价会有些许上涨,一旦买完了,股价随即下跌,而且不久之后就会跌破增持的位置。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大股东增持的数量本身就不多,并没有有效改变供求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面临的是系统性风险,这种个股的短期异动也就无法对整个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
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发现,2011年8月1日-9月29日,共有87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增持金额总计42.4亿元。
2011年1月初开始,又有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神华(601088)、中国联通(600050)等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再度出手增持。而A股市场随后便出现了一波持续4个月的反弹行情。
2011年增持有一大特点: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大股东增持案例越来越多。记者查询2008年10月-12月大股东增持明细发现,仅有鞍钢股份(000898)、五矿发展(600058)等少数几家央企获得大股东增持。但2011年三季度中,长江电力(600900)、宝钢股份(600019)、中国建筑(601668)、中煤能源(601898)、国投电力(600886)、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中国中冶(601618)等央企大股东频频出手。
不过,除了央企的大手笔增持,2011年市场上还出现了2008年低位时没有的现象:中小公司的减持潮。统计显示,逢低仍减持,在创业板表现尤为突出。
2011年8月1日-9月29日,共有41家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而仅有9家创业板公司获股东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