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暴跌后的反思:新股发行六问题凸显 改革任重道远

http://www.e23.cn2015-07-14中国网

    摘  要:A股始于6月15日的这轮调整,至7月8日上证综指跌去1600余点,程度之剧烈前所未见。引发这轮调整的原因很多,监管层应对动作也不断,而如何从制度层面去反思当下的中国股市,实则应该受到监管层、投资者的更多关注。

式,与股票交易的连续竞价无缝对接,彻底打破股票发行与交易的时空分离。利用股票发行与交易价格的连续性,消除两个市场股价的价差和巨大的利益诱惑。

  另外,机构与中小散户申购新股的条件也完全不同,证监会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中要求,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这也就意味着“持有老股才能申新股”。而对于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及个人大户而言,申购新股无需任何附加条件,甚至只要口头报个数字,等分配到了新股再打钱进去。

  谢百三教授认为,“打新股必须要先有老股市值”荒谬可笑,其指出,若是新股未中,老股下跌,是对投资者的双重伤害。

  机构霸占新股定价话语权 专家呼吁全市场参与

  在经历多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加入到了询价队伍之中,但这与新股定价权的市场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现行的新股询价制度将网下投资者分成推荐和非推荐两大类,个人投资者属于推荐类,主要由主承销商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这种关系也大大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在新股定价上的话语权。

  业内人士宋锐认为,目前所谓新股询价成为机构投资者的盛宴,报高价、拉关系、送人情……危害中国股市的健康,这种“坑爹”的新股询价不要也罢。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银行专业委员会则建议放开新股询价对象数量限制。不少股民也向中国网财经反映,应该全市场参与新股发行询价,价格与数量要挂钩,任何人出价后不许撤单。

  市盈率人为控制 市场化定价不足

  2014年3月底,证监会发布《完善新股发行改革相关措施》,要求新股发行市盈率原则上不得超过同行业市盈率,同时实际募集资金不得超过预计募集资金。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没有打开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空间,反而让其沦为一个“公式计算”的数学题。

  据了解,在该规则下,主承销商只要通过预计募集资金量、发行费用、发行数量和行业市盈率,就可以计算出新股发行价区间。据中国网财经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的192个IPO项目有超过一半省去了询价路演,甚至有不少配售完成的渠道只是一次电话会议。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用行业平均市盈率定义每一个企业,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个细分行业、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发行价格应该让市场自己选择。”

  券商自主配售存在寻租空间

  为保证新股价格合理,2013年6月,证监会在《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网下发行的新股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投资者进行配售。至于配售原则和方式,可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师曹卫东认为,这给利益输送提供了便利通道。

  2014年1月21日我武生物上市,此前一天,我武生物遭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建中实名举报,指其在IPO配售环节涉嫌寻租腐败。资料显示,一位名叫柳海彬的自然人申购200万股获配了100万股,而出价更高的社保基金四零九申购1800万股却仅获配了61.63万股,计划有效报价100万股的东吴证券资产管理更是一股未得。

黄建中教授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和证券监管力量还很有限的背景下,推行自主配售权制度,无异于让保荐人和发行人掌握了数以千万计的利益支配权,这就难免会造成防不胜防的制度性腐败问题。所以,他认为现在实行券商自主配售的条件还不成熟,提议尽快对现行IPO规则进行“大手术”,暂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