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http://www.e23.cn2015-07-18新华网

    摘  要:7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交通银行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多家欧、美、亚智库协办的“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7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交通银行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多家欧、美、亚智库协办的“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查显友,交通银行公司业务总监吕本献,以及巴基斯坦央行原行长Yaseen Anwa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亚太区主管Alain Raes,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区经济与金融市场部主管Frank Packer,摩根大通亚太监管战略主管、IMF原亚太区主管Anoop Singh,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原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Luigi Biggeri,德国驻华使馆经济参赞Robert Elsen,日本银行驻华首席代表Tomoyuki Fukumoto,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副院长Hoyeol Lim,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副大使Rahymzhan Rahimov,泰国银行驻华首席代表Supradit Tangprasert,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驻华首席代表Albert C.K.See,土耳其中央银行驻华经济参赞Ozlen Savkar等来自欧、美、亚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上午主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杰主持。

  查显友副校长、吕本献总监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和交通银行致开幕辞。

  查显友校长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从2012年首次发布以来,因其国际性、独立性、客观性和决策参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策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成为我校科研咨政、服务社会的重要品牌。今年,报告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为题,从理论探讨、历史经验和实证检验等多个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家化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相互促进的逻辑,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团队分赴伦敦与法兰克福发布报告,属于中国智库首次就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进行欧洲路演,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报告还将被翻译成英文、俄文、阿拉伯文,在纽约、阿拉木图和新加坡等地陆续发布。

  吕本献总监指出,近年来交通银行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在全面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同时,将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政策研判、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并打造“境外人民币走廊”,助力企业“走出去”,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后,交通银行将充分运用优势资源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继续在人民币国际化领域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实践发展,当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开启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

  陈雨露校长代表课题组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的五个核心结论。一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据课题组测算,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从2009年底的0.02,已经提高到2014年底的2.47。同期,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四种主要国际货币的份额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初步匤算,截止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预计为2.9,人民币与日元的差距不足一个百分点,与英镑的差距大约两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资本账户稳步开放等政策实施,人民币很有可能在两年之内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二是“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物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历史担当。三是“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两大战略存在内在一致性,必然相向而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四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当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五是“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依靠国内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在国际上寻求共商、共建、共享的最大价值观公约数。

  随后潘功胜行长、Yaseen Anwar行长、李若谷行长、李扬院长、Alfred Schipke先生、夏斌所长等嘉宾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顾问委员、学术委员与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在发布会后举行。2015年,研究所新聘了王兆星、李若谷、李扬、Yaseen Anwar等4位顾问委员,王永利、丁志杰、陈卫东、Alain Raes、Juan Carlos Martinez Oliva、Tomoyuki Fukumoto等10位学术委员以及孙鲁军、丁剑平、张晋源等5位特约研究员。陈雨露校长为到场委员和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下午主论坛分三个单元展开圆桌研讨。

  圆桌研讨I以“人民币、SDR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为主题,由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主持。2015年恰逢人民币加入SDR的评估之年,人民币是否能加入SDR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面临技术挑战,更要直面文明冲突;不仅关系到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更关系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走向。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何建雄,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区经济与金融市场部主管Frank Packer,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泰国银行驻华首席代表Supradit Tangprasert,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等围绕该主题分别发表了演讲。

  圆桌研讨II聚焦“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由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张之骧主持。截至2014年底,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人民币必将沿着“周边-区域-世界”的路径,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承担起贸易结算、金融投资和国际储备职能,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围绕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SWIFT亚太区主管Alain Raes, IMF原亚太区主管、摩根大通亚太监管战略主管Anoop Singh,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德国驻华使馆经济参赞Robert Elsen,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国际清算银行原高级经济学家Herbert Poenisch,香港投资基金工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等发表了主题演讲。

  圆桌研讨III主题为“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主持了研讨。“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更是顺应大势和地区发展需要、惠及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合作构想。“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发挥我国的经济优势,全面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合作开发、贸易投资往来等区域经济合作举措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逐步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人民币。围绕该议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日本银行驻华首席代表Tomoyuki Fukumoto,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副院长Hoyeol Lim,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驻华首席代表Sergey Tsyplakov,土耳其中央银行驻华首席代表Ozlen Savakar,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驻华首席代表Albert C.K.See以及台湾永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长张晋源等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当天下午,“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价格水平的国际比较与相关货币问题”国际研讨会、“2015国际货币论坛”学术论文交流会、“纪念汇率改革十周年专题研讨会”等四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

  在平行论坛Ⅰ“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中,来自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名校的学生代表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的学生代表,使用中文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展开圆桌对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王芳担任主持。美国CET学术项目学术主任冯禹,《财经》杂志社执行主编何刚,明尼苏达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周文龙,台湾高雄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蔡颖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何青,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高宇宁等专家对学生演讲进行了点评。这次中美双方第二次举办此类圆桌对话,为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学术才华的舞台,有利于中美两国学生深入了解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问题。

  在平行论坛II“价格水平的国际比较与相关货币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原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Luigi Biggeri,昆士兰大学教授Prasada Rao,梅西大学教授Srikanta Chatterjee,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以及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余芳东等国内外专家就如何在汇率与购买力平价(PPP)框架下看待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平行论坛Ⅲ“2015国际货币论坛”学术论文交流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机构的10位学者宣读了本届论坛的优秀入选征文,主题涉及“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等方面。会议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钟红主持会议。

  平行论坛Ⅳ“纪念汇率改革十周年专题研讨会”分为“人民币国际化之原油市场定价权”、“人民币汇率改革十周年专题研讨”两个单元。来自贸促会、商务部等的专家对未来汇率市场化改革步骤如何推进,人民币如何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外贸企业如何规避汇兑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家外汇管理局巡视员穆志谦、北京大学精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外汇事业部总监刘文财以及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主编陈周阳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