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专车平台发票内容五花八门 Uber以不盈利为由拒开

http://www.e23.cn2015-09-02中国经济网

    摘  要:专车,从进入市场之初就饱受争议,尚无行业规范约束的专车平台如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钻空儿”税率差一倍

  在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看来,专车平台不开或开具非正规旅游费、服务费等发票,除与平台自身无正规交通运营资质有关外,为公司经营节省运营经费也是重要原因。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自2012年9月起,传统出租车公司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若为一般纳税人则按11%征收,若为小规模纳税企业则按3%征收。与此相对的则是,目前专车平台缴纳的服务费、旅游服务费等税费税率约只有5%-6%。赵占领表示,税率更低、缴税更少,专车平台变相为专车平台、司机、劳务公司节省不少资金。刘剑文认为,虽然专车平台依靠低税率节省税收成本,但实际上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企业、司机并不公平。

  与传统出租车行业一次乘车交易开具一张专用发票相比,乘坐专车则需要用户主动向平台方申请索要发票。赵占领表示,无论用户是否需要开具发票,专车平台经营方都需主动开具发票并向税务机关报税。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专车开票程序相对于传统出租车开票模式手续繁琐,不少消费者并未选择主动索要发票。这也给专车平台留下偷漏税的空间。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对于纳税企业,如果无法统计运营收入和成本,国税机关有权对其进行核定应纳税额。但由于专车平台均为对外公布其营业额,难以估算应缴纳税额数目,但5%税率与11%税率相比是不小的差距。

  难“转正”多隐忧

  互联网专车业务诞生,为消费者提供出行便利,但行业无序发展也让专车近来发展备受诟病。北京商报记者日前针对专车行业乘客保险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发现,专车平台与保险公司均各执一词,专车平台承诺花重金为乘客上足保险,而部分保险公司则表示,针对私家车挂靠专车平台进行运营,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有权利不进行理赔。

  事实上,保险成谜、缴税不标准、刷单屡禁不止、烧钱恶性竞争等行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专车向前发展的障碍。包括专车司机、平台、用户均希望也意识到行业变革,但变革从何开始、如何开始目前尚不确定。

  不过,最近上海市迎来专车行业利好消息。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全国第一个针对专车营运模式的试点管理方案即将在上海落地。虽然这个方案的面世还需要经过交通运输部批准,但据知情人士称,上海市交通委与专车软件业者滴滴公司合作研拟的上海市专车试点管理方案“很快就要出台”。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专车平台申请营业执照要具备一些条件,如相应的注册资本、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注册服务器在国内。

  在方案讨论过程中,上海市交管部门倾向认可“四方协议”模式。即允许由租赁公司旗下车辆运营的专车,在补齐保险、驾驶员培训及验证营运平台资质后加以合法化;但是由私家车投入运营的专车,仍未在开放之列。孙建平表示,专车应该是顶灯出租车的补充,解决高峰时期顶灯出租车投放量不够的问题。上海市希望专车和顶灯出租车、租赁车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处的新格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