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存准金考核改为平均法 允许透支不意味变相降准

http://www.e23.cn2015-09-14中国新闻网

    摘  要:近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此外,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近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此外,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市场普遍认为,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有助于降低银行补交准备金数额的波动,从而也减少了支付超额准备金的需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对于存准考核设每日下限,则体现了央行管理的弹性,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便利。

  但有观点认为,央行允许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的“透支”是变相降准。对此,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对此次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改革的曲解。

  “这次改革是考核方法的改革,不是降法定存准率。新方法的主要效果是允许银行有更大的灵活性来管理流动性,也有利于减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新方法参考了国际惯例,也顺应了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的呼声。这是酝酿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一项改革。”马骏称。

  考核改“每日”为“平均”

  央行将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官方的解读为: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准备金是每十天缴纳一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存款运行的波动比较大,往往存在月末增加、月初减少的现象。过去用时点考核的办法,商业银行补交准备金的数额波动比较大,不但加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加剧了货币市场的波动。我们经常听到要交准备金了,利率就会短期、迅速地上升。”

  过去考核方式是时点法考核:即每月的5日、15日、25日的时点缴纳存款准备金,根据每月月末、每月10日和25日的存款基数,实行原则是多退少补。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认为,过去考核方式缺陷可能会放大资金面波动,比如月底一般性存款余额往往会多增,那么对应次月5日就需要补缴一大笔准备金,放大资金面波动。

  李奇霖称,平均法考核仅需维持期内,金融机构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了,并且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存入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点,提供了缓冲机制。好处在于:平滑了因缴准时点引发的资金面波动,也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对应急备付金的需求,可以增强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拆出资金的意愿。

  “这与之前的时点法还是有差异,银行存款波动可能会相对平缓,结合此前的存贷比取消,银行不需要再‘冲时点’。”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长远来讲,央行还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按平均法考核较为合理,也更利于政策体现。”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答记者问时也表示,改革后的考核制度有助于金融机构平衡好资金运用效率和流动性安全的关系,督促其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

  但是部分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也对考核方案的操作与执行表示担心。

“此次考核方法操作上是否麻烦?银行是否需要每日向监管报存款数?并且监管也要设立相应专门对接机制,以监督和测算银行数据。”宗良向本报记者表示,监管应尽量避免繁琐,应简单清晰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