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全球货币宽松 央行政策重在灵活适度

http://www.e23.cn2016-09-03中国证券报

    摘  要:探讨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框架是近年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绕不开的话题。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总体乏力,全球央行政策虽有分化,但总体仍较为宽松。专家认为,在今年的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上,中国可在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推动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议题上发挥更大空间。在具体实施货币政策、稳定国内经济增长时,仍应坚持以我为主,货币政策应灵活适度。

国现在大约有1.6万亿美元对外净债权,意味着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有一半是对外负债形成的,借钱发货币得不偿失,全球低利率更使得外汇储备保值增值难上加难,更关键的是没有必要。建议确定一个可以货币化的外汇储备限额,高于此限额的外汇储备改由发行国债的方式购买。其次,减储的同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被存款准备金冻结的流动性比通过央行信贷便利增加流动性更有利于降低利率。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下降到危机爆发前2007年10%左右的水平,融资贵问题将有效缓解,央行货币发行再转向国内信用渠道。第三,在降准的基础上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的负担才不会增加。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央行信贷利率在下降,作为下限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也理应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2008年以后就没有调整过,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半年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也会很大,所以要基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相机抉择,这也体现出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降准还是有空间,也有必要,但降息的空间有限。

  温彬表示,从降准来看,决定是否降准主要还是要依据外汇占款的变化情况。去年10月以来,外汇占款总体负增长,上半年外汇占款减少了12230亿元,所以针对外汇占款的收缩,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央行在一季度进行了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二季度主要是采用了逆回购加MLF,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来对冲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压力。目前而言,如果下一阶段外汇占款持续收缩,应该采取降准措施,因为逆回购加MLF毕竟是短期工具,需要通过一次性降准来弥补流动性紧张的压力。同时,这样的措施也有利于降低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成本。所以,降准有空间也有必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