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
北京商报讯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近十年就新增了1亿户。个体工商户数量也已突破1亿户。”11月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我国市场主体的最新情况。市场主体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底气和韧性所在,11月2日的国常会也提到,要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对一些地方减税降费打折扣、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推升成本、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等问题,要采取措施推动解决。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和市场主体新困难,有效实施预调微调。
亿万市场主体的磅礴力量推动了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承载了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仅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今年3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提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建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市场主体十年新增1亿户,说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种类丰富的市场体系,不同的市场主体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承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结构、多元背景的市场体系,才能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更加丰富,让社会经济的运行更加流畅。
在他看来,市场主体的增加,首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量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以及创新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供给。其次大量的市场主体也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率是保证我国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腰部企业为我国的充分就业、完成国民经济的建设、增加居民收入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柱性作用。
最后,市场主体的大幅增加和多元化,也是我国向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展现。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做起的,存在大量的市场主体,就存在大量的机遇和大量的创新基因,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试错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才能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但今年以来,疫情时有扩散,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又推高了原材料的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压力山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中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7.5%,与上月持平,已连续6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以中下游行业居多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为此,围绕助企纾困的“政策礼包”已然在密集下发。例如11月1日,制造业小微企业税款开始全部缓税,中型企业按50%缓税,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2000亿元左右。按照此前国常会的决定,为纾解煤电、供热企业经营困难,同样对其今年四季度实现的税款实施缓缴,预计缓税总额170亿元左右。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