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调查:山东一卡通“霸王条款”何时休?
摘 要:齐鲁网财经频道3月13日济南讯(记者 董光强) 连日来,经齐鲁网报道的山东一卡通“手续费”事件持续酝酿,有细心的网友列出了山东一卡通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强收“手续费”不商量、偏袒自家商户、收费标准随意制定、想要退卡得“挨宰”、对曝光的问题视而不见…… 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刷卡消费的便捷时,山东一卡通的“霸王条款”也让消费者心生不满,“霸王条款”究竟是怎么回事?从办理山东一卡通到使用再到退卡,到底有多少“猫腻儿”?齐鲁网财经频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这是公司的业务规定,具体原因自己也不清楚。
街头采访近百人退卡者仅3人 卡费成“黑洞”
家住燕子山路附近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2012年办理了一张500元的山东一卡通,前几天消费完了准备去退卡,但是工作人员介绍,必须凭借5元的押金条,不然只能退1元钱。“押金条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在乎的不是这5元钱,而是霸王条款。办理卡有卡费,为何还要交押金,卡不就是最好的凭条吗?”
据工作人员介绍,若办理退卡业务,可携带卡片到山东一卡通直营网点办理相应退卡手续,卡内剩余金额在100元以内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卡内金额在100元(含100元)以上,需收取10%退卡手续费,两种情况下卡费都不退。记者上网查询到2012年12月12日发布的《关于商务卡修改卡费的公示》,“自2012年12月15日起,山东一卡通发行的商务卡由原来的5元卡费、5元押金,调整为5元卡费,不再收取押金,卡片回收1元。”对于修改卡费的此项规定,许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此外,办理通用卡,是不能退卡的。那么商务卡里的4元和通用卡的10元卡费到哪里去了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有多少人去办理退卡业务呢?
记者在济南街头随机采访了100位市民,76人拥有山东一卡通。其中有商务卡的38人,有通用卡的57人,两者都有的有19人。当问到是否办理过退卡时,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卡是亲友馈赠或者福利发放获得的,既没有押金条也没有用身份证开通账户,所以根本没有退卡。记者统计发现,办理退商务卡的仅有3人。因为通用卡不能退,消费者都没有想着去退,但有十几位市民表示自己的卡里还有10—50元,“不经常使用,慢慢地也就当个公交卡使用了”。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山东一卡通发行量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10月发卡量全省突破2500万张,仅济南市就超过900万张。那随着用户不断增多,通过这种方式,山东一卡通所扣留的资金岂不成了消费的“黑洞”?
1000元以下不实名登记 丢失补办成难题
“我的一卡通前几天丢失了,能不能挂失啊”,一名消费者焦急地咨询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的答复令记者吃惊,“您的卡没有开通ID账户,我们是没办法挂失的”。记者了解到,商务卡没有挂失业务,而通用卡必须开通ID账户,丢失才可以挂失补办。工作人员补充说,开通ID账户的一卡通使用范围比较窄,可以当“网银”用,但是必须到银座网上商城、乐购网、万千百货、家家乐等进行购物。工作人员介绍,单张购卡超过1000元或者单人办理多张卡片总额超过1万元,登记购卡人个人信息。
记者在山东一卡通使用规范及违约责任里注意到,若卡面的完整性出现了卡面模糊、划痕、重压、弯折、火烧、高温、水浸等现象导致卡片坏掉,换取新卡时则需要另交10元卡费。记者表示,自己的另外一张一卡通的卡片不小心弄上了胶水,卡号看不清楚,刷卡不灵甚至不能刷时,工作人员说,拿着卡到营业厅看看是否还能辨认芯片,如果可以就可以换新卡,但是必须交纳10元卡费,如果不可以辨认,里面的钱既不能转也不能使用了。
山东首家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是否存在行业垄断
据报道,2011年5月底,包括支付宝在内的部分支付企业拿到了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而9月1日则为第二批牌照发放大限。由于预付卡相关敏感问题,就在大家猜测第二批牌照发放会被推迟时,央行网站于8月31日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山东鲁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是山东唯一上榜企业。而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企业在2012年9月1日前未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将不得继续从事相关业务。这也就意味着整个支付行业已发生了变化,没有拿到牌照的企业,命运将是或者被整合,或者被淘汰。
业内人士指出,支付牌照的发放,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获得市场的肯定,第三方企业正式纳入到国家的政策监管体系下,也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少市民担心,企业会趁机进行垄断。也有消费者向齐鲁网财经频道记者表示,山东一卡通可能就是通过垄断市场,达到收费标准随意制定,从而“绑架“消费者的目的,“只要消费者买了我的卡,就得听我的。”
2008年3月1日,山东一卡通IC卡系统成
- 315调查银行霸王条款最受关注 4成网友遭遇后妥协(2013-03-13)
- 暗访:济南多家饭店设年夜饭“最低消费”(2013-02-05)
- 独家调查:邮储银行涉嫌百亿“地下”同业拆借(2013-01-14)
- 调查称北京2%家庭资产超600万 为富人集中区(2012-12-22)
- 美大学称将与中方继续合作调查“黄金大米”试验(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