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制造业短期难回暖 经济增速下行可能性在增加

http://www.e23.cn2013-05-03经济参考报

    摘  要: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 D P)同比增速只有7.7%,低于市场预期。从原因看,制造业和消费的疲弱是主要原因,投资在3月份的突然减速则相当于火上浇油,只有出口情况较为乐观。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 D P)同比增速只有7.7%,低于市场预期。从原因看,制造业和消费的疲弱是主要原因,投资在3月份的突然减速则相当于火上浇油,只有出口情况较为乐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近日发布的2013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为50.6%,连续7个月高于50%,仍处在平稳区间。但指数较上月回落0 .3个百分点,增势趋弱,经济增长动力还需增强。

  展望二季度,制造业的情况未必会出现明显好转,出口的情况却可能变差,虽然认为经济将回升的观点仍占多数,但是预测继续下行的声音也在增大。如果稳增长的力度在二季度不进一步加大,少数人观点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

  制造业短期难回暖

  供需双方的力量决定经济增长。从供给面来看,进入2013年,工业尤其是其中的制造业情况表现得非常疲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一路下滑,反映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0.66%,较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下滑1个百分点。

  分析一季度G D P增速回落的原因,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有一定的基数效应,但不是主要因素。数据走低说明在大政治周期的起点阶段,市场的避险心态明显扰动了整体经济周期。从G D P分项来看,工业企业是造成G D P减速的主要原因。由于不确定新一届政府的政策趋向,微观企业出于避险考虑主动降低资产杠杆并消化库存,这造成了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认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关键。他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回升幅度相比历史同期明显偏弱,交银财富景气指数中的小康家庭的经济景气指数也较上期回落5%,说明微观主体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3月份用电量增速创下自2009年6月份以来46个月的次低,说明当前制造业回暖势头疲弱。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明显迹象显示二季度工业情况会回暖。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彩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的情况难有明显好转,这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动力不足。她给出三点原因:一是城镇化刺激投资带来的增长短期还不能显现,政策对于投资增长的控制趋于严格。二是工业企业抗通胀能力较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变动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状况,在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的不对称传导机制将挤压企业利润。三是利润增长结构急需优化,从1至2月数据来看,原材料加工行业仍然是支撑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制造业市场比较低迷,市场预期也有所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工业经济将缓中趋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陈强表示,虽然我国工业存在回升动力,但这种回升仍会受内外各种因素干扰。2011年以来我国经历的工业调整,并不是一个小周期层面的调整,而是一个较长的中期产能调整过程,整个工业增速下滑的时间、幅度可能超过之前预期。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工业运行趋势,我们认为2013年工业经济发展尚不具备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但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地方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增速将在2013年呈现温和复苏态势,预计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0.5%。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