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五条细则“满月” 楼市经历冰火两重天
摘 要:随着多个城市新国五条细则渐入“满月”,近期的楼市呈现量跌价滞、观望情绪加重等特点。新一轮楼市调控会不会成为一道价格“分水岭”,房地产市场又能否就此进入良性轨道?
随着多个城市新国五条细则渐入“满月”,近期的楼市呈现量跌价滞、观望情绪加重等特点。新一轮楼市调控会不会成为一道价格“分水岭”,房地产市场又能否就此进入良性轨道?
楼市数据
二手房成交量遭“腰斩”
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楼市躁动历历在目:一线城市房价连续10个月上涨。1月份,南京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上涨215%、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大幅上涨360%……
进入4月,随着新国五条各地细则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成交量大幅回落,二手房成交遭“腰斩”;房价未见明显松动,价格趋稳;一线城市房源下降,业主出手意愿下降;改善型需求明显降低,刚需仍然较足。“以北京为例,3月份套均成交95平方米,现在为90平方米,刚需逐渐成为主力。”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称。
“4月份的成交量下滑是对3月楼市‘过度亢奋’的修正,也说明了市场观望氛围较浓。”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 说。
百城新房均价突破万元
5月2日上午,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3年4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房价指数”,这是多地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百城房价首次公布。数据显示,4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098元/平方米,首次超过1万元/平方米,环比3月上涨1.00%,自2012年6月连续第11个月环比上涨,涨幅比3月缩小0.06个百分点,其中76个城市环比上涨,24个城市环比下跌。
百城房价指数对北京等十大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4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7023元/平方米,环比3月上涨1.31%。具体来看,北京环比上涨3.11%,涨幅最大。广州涨幅为2.41%,深圳、南京、成都、重庆涨幅在1%—2%之间,杭州、上海、武汉涨幅在1%以内。天津环比下跌0.56%,为十大城市中唯一下跌的城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黄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4月以来,多地新国五条细则落地实施,主要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在3月达到近年来高点后显著下降,住宅均价环比涨幅微幅缩小。
政策执行
各地力度不一 效果“千差万别”
由中央制定大政策,地方制定具体细则是本轮调控一大亮点,然而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细则版本大相径庭,一些地方观望、敷衍态度显现无疑。
所有地方版本中,北京可谓最严厉。除了严规20%的交易个税外,京籍单身被限定只能购买一套住房。一位本想代外地朋友在北京买房的先生坦言“果断放弃”。数据显示,4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88.1%,记者在走访多家楼盘时未发现大幅涨价情况,并有个别楼盘已下调新一期楼盘预售价。
与此相对的是,多数城市虽然态度恳切,但内容缺乏新意。上海、深圳、重庆等7个地市虽然明确涉及20%个税,广州、南京等地提出预售证核发制度,另有一些城市提出限价目标,但总体上是对中央新国五条内容的重申,被指缺乏“杀伤力”。
还有一些城市的调控政策更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昆明市称“要求各部门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继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住房和房地产税收政策。”福州市概括性提出“保持本地区房价基本稳定。”
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的细则受到社会质疑,一些地方的楼市、土地市场则出现了新的动向:个别二线城市细则公布后房价仍出现较大涨幅;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公布的新一批预出让地块可建面积接近372万平方米,推地规模刷新了杭州历次“推地潮”纪录。
陈
- 楼市20%个税 四大一线城市仅北京严格执行(2013-05-02)
- 一季度楼市爆发式增长 14家房企销售过百亿(2013-04-11)
- 体验房产交易:排队号被倒卖 要贷款先办卡(2013-03-08)
- 我国多地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 楼市调控加码在即(2013-02-20)
- 二手房市场量价齐升 楼市调控加码预期升温(2013-02-08)